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廳梭詩人講座】——崔舜華

【廳梭】詩人講座——崔舜華
20180715 1500-1700


崔舜華:大家記得高中圖書館嗎?我覺得高中的圖書館是一個很神祕的地方。我高三因為推甄上政大中文的關係,多出了半年不用去準備指考。十四年前,大家都在考試、上課時,我就待在景美女中圖書館。當時還沒整修,圖書館充滿了塵蟎、蜘蛛網,十分陰鬱的空間。大家才剛剛興盛用BBS交談,還是HTML網路的年代,就連圖書館的網路也是用撥接的。圖書館有三個好處:一、免費的網路;二、人非常少,沒什麼學生會進去,都是圖書館員在裡面逡巡,像幽靈一樣遊盪;三、有一些特異的藏書,在進入圖書館大廳的右手邊的小房間,整個房間都是詩集,從洛夫、瘂弦、商禽、林燿德到夏宇,我便是那時候讀到洛夫以及夏宇。現在年輕讀者的文本選擇很廣泛,從網路或其他地方,比起我這種七年級前段班,他們文學的啟蒙已經很不同了。那時候夏宇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我很震驚於有人可以用這麼活潑、後現代主義式的方法,去拼貼、寫作、玩弄、拉扯每一個字的質感跟物質性。這一首是夏宇很簡單的一首詩,簡單的程度僅次於「完全不愛了的那人坐在對面看我/像空的寶特瓶不易回收消滅困難」(〈秋天的哀愁〉)。

甜蜜的復仇 ◎夏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十幾歲的時候讀這首詩,我不大明白她的意思是什麼,不過我感覺到某種不甘心、失敗的戀情,那種失敗的餘韻,你要去抓著某個已轉身離去的人,他的影子是你僅能抓住的一點溫度,感覺到某種感情的拉扯。我當時的戀愛是沒有啟蒙的,非常蒙昧的階段,我不知道世間各式各樣的感情是怎麼一回事。突然有一天讀這首詩時,我想到影子是身體製造的副產品,這個副產品就是我們製造出許多經驗、記憶,或是我們曾做過的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回饋。這些都像影子一樣,走路時被我們遺留在身後,影子不斷拉長,我們不斷製造經驗、記憶、回憶,事實的殘餘。我後來想到,其實這首詩無關復仇,而是關乎一種保存方法。你要保存一段已經結束,或一段不知道會不會結束的關係,就是把回憶醃起來,在時光之流中你們累積的互動、交談、微小的觸碰,彼此曾經面對面、四目交接那一瞬間的心情,在詩裡用隱喻的方式保存起來。老的時候,那些還能夠溫暖你的身體,讓你下酒、回味。我本來以為這是我獨創的讀法,但後來在網路上我看到某個中學老師也用了類似的讀法,我就非常氣餒,但同時這也說明這可能是一個普世性對這首短詩的理解。
短詩跟長詩的差別是互相包容、牴觸又流通的,長詩包含很多敘事、鋪陳,許多意象,很多圖像化的隱喻。但短詩就是匕首,一刀切開你的心,有一天你發現那把匕首鈍在你的心裡時,你突然就理解作者說的就是人生某一個片段、截面,或是某一個想法,或是對某一件事情的意見。例如這首〈甜蜜的復仇〉就是夏宇經歷、處理、善後人生中無數的痛苦、愉快,戀情、友情、親情的人際關係,我們將這些記憶用做一夜干的方式保存,年老的時候,那些可以成為我們生命的營養。村上春樹在《1Q84》中,女主角青豆是一個殺手,她其中一個客戶是一個住在豪宅裡有錢的老婦人。青豆的性愛觀、性愛生活是非常開放但同時保護自己,她力圖維持一個不損及自身卻滿足自己情慾需求的性愛方式,就是在酒吧裡找她喜歡的男人一夜情。某一天她在酒吧裡遇到一個女警,青豆本身是非常纖瘦、結實的,表面上青豆的正職是健身教練,但女警跟她相反,是豐腴、嬌小的。她們兩個在那一晚組成一個無敵的釣男人團隊。青豆喜歡的類型是日語所謂的「薄髮男」,就是頭髮有點少的中年男子,有著漂亮的頭型,好像史恩·康納萊那樣。這個獵男人團隊荒唐一夜後,青豆去她的老太太家,去做例行的肌肉放鬆,老婦人敏銳地說:「妳身上有男人的氣味。」青豆非常尷尬也十分驚訝,老婦人的人生經歷敏銳到嗅聞對方身上的氣味,就知道對方經歷怎樣的事情。老婦人就說:「沒關係,我年輕時也荒唐過,這些荒唐的記憶到現在我這麼老了,還可以點燃我身體裡的火苗,在寒冷的夜晚溫暖我的身體。」我們平常看似普通的感情、朋友、日常,其實都會累積一點點的火源,儲存在我們身體裡。當我們衰老、孤獨一人的時候,這些火源會供我們替自己取暖。可以的話,不要忽略日子裡的細節、經驗,因為你不知道將來什麼時候它會為你點亮一點點、微弱的燭光,在你的記憶中救贖你。
這一首比較長,夏宇的〈背著你跳舞〉。其實這首詩有趣的是雙意,你可以解釋成背負的「背」,也可以解釋成背叛的「背」。而我傾向於後者。
背著你跳舞 ◎ 夏宇

背著你在島上走 戴著牽牛花
背著你注視屋簷落下的葛藤
穿過竹籬笆
用椰子油梳理浴後的長髮
背著你負疚 把海灘走遠走彎
背著你套上一個銅指環
在夜裡你就可以一一責備我,一邊飲酒
責備我在整片向日葵的田間背著你
慌亂中生下我的小孩
花田裡遺失三顆鈕扣
就一塊兒收走炒葵花子
煉油
背著你放逐、流浪 參加賣藝團
再也不會變成你性急
瀕臨崩潰的新娘
背著你不理人不説話
讀陌生的書
捲紙煙
喝茶
你又可以責備我
這一次的分別果真就叫永久
背著你流眼淚
背著你不時縱聲大笑
不經意又走過一遍
屏東東港不老橋
再也不能再也不能
我們再也不能一起變老
背著你淋雨
背著你跳舞背著你揮霍
背著你站在一棵樹下
不為什麼地就是很快樂
唯有快樂的時候可以肯定
你再也再也不會責備我
背著你背著你哀愁
哀愁我的快樂

我現在讀這首詩與當時相隔了十幾年,接收到的訊息沒有什麼差別。我覺得這首詩就是在描寫,一段彼此拉扯、糾纏,已經彼此傷害至深的關係中,其中一方,在詩中就是「我」的孤獨感。我比較傾向解釋成生存主義式的隱喻,我們每個人都是被赤裸裸地拋到這個世界,孤獨的承受我們經歷的一切。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孤獨的出生,孤獨的變老,孤獨至死。無論再親密的關係,無論再要好的家人、朋友、戀人,其實都是沒有辦法觸碰到彼此的兩顆行星,孤單的個體,擁有各自必須背負的命運。我覺得這首詩是非常傷心的,我覺得這是在寫一段已經即將分離的愛情,我把它解釋成愛情的獨舞。我覺得這首詩就像一支單人舞。詩中的「我」,已經知道已經不行了,但我們還住在同一間房子裡。可以看到這首詩中不斷出現責備、責備、責備。在愛情、感情中,婚姻、家庭中,所有的愛是真的,所有的恨也是真的。一段關係走到最後,彼此像蜘蛛網一樣的糾纏、糾結、拉扯,其實是讓人非常痛苦,不得不選擇切斷、分開的。這首詩的調性獨自一個人,我解釋成「背」著你,也就是「背」著她的男人、她的愛人,一個人在島上走,一個人戴著牽牛花,一個人注視屋簷上落下的葛藤,蜷曲的葛藤以及葛藤落下的影子。『背著你負疚』,也許是他們剛剛彼此傷害,或是長久以來這種傷害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把海灘走遠走彎』,這句真的很美,你可以想像一個人走過海灘的足跡,你等於畫了一條屬於你的海岸線。因為你的足跡,海灘漸漸拓寬它的邊緣,漸漸彎曲、折回。『在夜裡你就可以一一責備我,一邊飲酒/責備我在整片向日葵的田間背著你/慌亂生下我的小孩』小孩在夏宇的詩中也是一個重要的意象,我知道她自己本身是沒有小孩的,她的「小孩」是背負著母親,這個「我」分娩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是在愛情裡面真正會撕心裂肺,真正會分割自己肉體的痛處。我一直覺得小孩是愛的贅肉,愛的毒瘤、贅瘤。提到小孩的時候,不管在哪首詩,夏宇只要寫到小孩,它同時又是很純粹的某種愛的象徵,同時又是極其恐怖的生存的象徵。『背著你不理人不說話/讀陌生的書/捲紙煙/喝茶/你又可以責備我/這一次的分別果真就叫做永久/背著你流眼淚/背著你不時縱聲大笑/不經意又走過一遍/屏東東港不老橋』這裡用了一個地名,因為這首詩的關係我一直非常想去,但據屏東在地人說,那個橋超醜。詩中「不老橋」這個名字很美,一座不會老的橋,一座你走過去彷彿就可以把你的青春煥發、濃情蜜意全部保留著的橋。放在詩中多麼美的意象。『再也不能再也不能/我們再也不能一起變老/背著你淋雨/背著你跳舞背著你揮霍/背著你站在一棵樹下/不為什麼地就是很快樂』這裡面也寫到,當你孤獨一人時,在一段很緊密的關係裡,你的孤獨就是對對方的某種背叛。不知道大家經歷過怎樣的感情關係,有沒有經歷過那種非常黏膩的,兩個人彼此互相依賴,像兩頭窩在一起取暖的刺蝟。當兩頭刺蝟之中一頭,選擇了孤獨、獨身去做這件事情時,另一頭刺蝟就覺得自己被背叛了,我覺得這邊在表達這種狀態。『不為什麼地就是很快樂』,這種快樂是有非常深的負疚感的,但也唯有這種時候可以肯定,『你再也再也不會責備我』這段感情已經決定,因為自己的快樂而要離開,孤身一人也沒關係。『 背著你背著你哀愁/哀愁我的快樂』,這個快樂同時是有非常大的負疚、罪咎,非常濃的哀愁。但它又是某種關於愛、生存至終的體認,最終核心就是「為什麼活著」。也許沒到那麼嚴重,但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們有時候追求的就是『不為什麼地就是很快樂』,這句話只能夠在我們孤身一人的時候發生,而這種孤身一人的狀態、命運、生活最原始的面貌。即使我們再怎裝扮它,再怎麼說服自己人生很美好、人世很熱鬧,再怎麼努力去抓緊另一個人,讓自己不至於在寂寞的海水中溺斃,但人生的本質無非是苦。在苦裡面能夠尋求一點點屬於自己的哀愁與快樂,我覺得這就是在漫漫日常、平庸當中,你最接近生存核心的時刻,一個靈光一閃只屬於你自己,你貼近了「生活是什麼?」、「生存是什麼?」的時刻。
這首是夏宇的〈Salsa〉。

Salsa ◎夏宇

我還是願意偷偷自己是沙丘
被某個晚上的狂風捲走
第二天早上成為另一種形狀
我也同意我們必須行動
然後在行動裡找到動機
像許多女人會愛上的切.格拉瓦說的
我穿上印有他頭像的T恤睡覺
對那種再也愛不到的男人只能如此
真想去摸摸他的頭髮
替他點一根菸
為他找治療氣喘的草藥
革命我懂一點
沼澤的水淹沒長征的膝蓋
他愛的唐吉訶德我也懂
與他同一時代的傑克.加洛克在路上我也懂
同樣的事物逼近我
用不同的形式
我是切.格拉瓦今天早上在鏡子裡
我把T恤脫到一半
那頭像罩住了我的臉
露出一隻獨眼
盯住這罕見的一刻
我是那人而那人並不知道
別人也不知道(這些要問波赫士)
我正要解放整個南美
而且我說出了我早已學習準備好
的西班牙文,我只會一句
也是引自波赫士:
「我的命運在西班牙文裡」
但是我接著說 用他不懂的中文:
「我跟你一起去革命
但是允許我隨時可以逃走」
這首詩這麼膚淺
不免被所有人恥笑
但根據波赫士
所有寫好的詩
都早已經有他們的位置
它早已存在
早於所有的革命
以及我的逃走
關於革命和詩彼此傾軋的部分
我播放一段Salsa跳舞打混過去
這首詩我想跟下一首詩一起講,夏宇的〈蒙馬特〉。


蒙馬特 ◎夏宇

書店裡的貓。
酒館裡的狗。
玻璃矇著霧氣。
為了擦拭。
為了看見我走過。
為了這盲啞的對視。

是不是我們曾經一起死過。
大家看起來都那麼眼熟。
有人上階梯。
有人下階梯。
都知道從此以後要去那裡。
有人辯稱那是假死。
阿北士路落著雨。
酒館裡吵鬧的煙和話語。
這些樓和窗子都是單面的。
是有人會架起梯子。
把它們捲起來。
帶走。
我跑著經過那個廣場和街道。
被雨打濕了套頭毛衣。
先我過了馬路的男人回頭看我。
對我說一句話。
為了再聽一遍。
我隨他走進一間打鑰匙和做鞋底的店。
我問他您剛才說什麼。
他重複。
他知道重複可以讓我幸福。 

這兩首詩情境很不同,〈Salsa〉這首詩給我的情境,是詩中的我及跟一個我很崇拜的對象,他是我的戀人、我的朋友,他是我的革命夥伴。但我們之間的權力關係是非常不對等的,我一直嘗試去逼近、了解。這邊寫到『我把T恤脫到一半』,如果穿著上面有著很大的LOGO的T恤,把T恤脫到一半時,那個LOGO會剛好罩著你的臉。那個瞬間,你彷彿替換成另一個人,替換成你的T恤上的頭像,或是你嚮往的、你想要戴上那個面具、成為他的人。這是一個詩裡面很巧妙、小小的魔法。我在讀這首詩時已經是我二十幾歲的時候,陷入一段又一段短暫且失敗的關係。對我來講,這個世界曾經、未來,會存在著許多我再也得不到的男人、得不到的、極其渴望但無法達致的事物。有時候你只能穿著印有他頭像的T恤,那就是你渴望的對象的贗品、複製品、替代品,你只能擁抱著你所渴望之物、人的替代品,然後活著。這首詩很可愛,就是它節奏感很好。大家都知道salsa是三拍子的,我們可以用三拍子的節奏去讀這首詩。三二的句法安排,非常近似某種舞蹈,關於革命、愛情的舞蹈。革命跟愛情都是極致追求某種理想、理型,而往往是失敗的。〈Salsa〉對我來說是一首失敗主義的詩。我沒辦法一句句解析,因為它有太多畫面、動作在裡面,例如『對那種再也愛不到的男人只能如此/真想去摸摸他的頭髮/替他點一根菸/為他找治療氣喘的草藥』這是一種很絕望但非常醇美的感情。對於你所渴望、你忠心、信仰過的事物,你所能做的只有一點點,但往往那一點點你都不能做,你只能穿著印有切.格瓦拉頭像的T恤,替自己製造一點點的魔法、信仰,就像她寫到把T恤脫到一半這種事。在這種重複的期待、失望,追隨與拋棄之中,生活裡面反覆執行的走路、睡覺,遇見人再離開人,反覆接觸那些物質,例如牙刷、浴缸、紙筆與電腦,不斷逼近我們。但當我們每次個別的一次性的去接觸這些事物、關係時,它們所帶給我們的都是不同形式的感受,在不同形式、情境裡,不同語境中產生不同的意義。我們每次使用同一顆肥皂洗澡的時候,過了怎麼樣的一天,希望可以洗去身上累積的塵埃,那是一去不復返的日常,在身上所累加的東西,也許是疲憊,也許今天很愉快,也許今天過得很糟。我們日復一日過著平凡的日子,尤其在家裡、公司、學校,我們常常碰到的桌椅、窗子、梯子,碰到的人,交談的話,都是重複的。但每一次的重複所產生的意義,在這一天、這一時發揮的效用都是不同的。我覺得這兩句的意義,同樣的事物比起我們用不同的形式,這也是蒙馬特裡面最有名的這句『他重複。/他知道重複可以讓我幸福。』因為我們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的活動、日常之中,同樣的事物靠近我們,我們卻已經在每一秒中變成不同的自己、不同的心情,或許這一秒比下一秒更增加了一些經驗性,那讓我們成長,那些微小的期盼,我們可以像蝸牛一樣,一點點爬行到一個接近幸福的地方。我不覺得我們可以去完成某些事情,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完成幸福、悲劇,我始終認為只能去逼近某些事情,我們只能逼近我們想要的幸福,我們只能逼近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或即將面臨的悲劇,我們只能逼近他人之痛苦,逼近自己的哀傷。
夏宇一直在談論「幸福」這個莫大的主題,我們可以從〈蒙馬特〉這首詩中看到,她寫了非常多日常的、街道上的,我們日常會經過的街景、細節、物質,在這些物質、細節裡面,人們跟人們是連繫在一起的。這邊有夏宇的宿命論,『是不是我們曾經一起死過。/大家看起來都那麼眼熟。/有人上階梯。/有人下階梯。』上階梯、下階梯作為老死的隱喻,知道從此以後要去哪裡,因為我們生活已經被某種宿命安排好了。我們不會真的憑我們的意志去完成某些事情,我們不會憑我們的意志得到真正的幸福、愉悅、永恆不變的承諾,我們只能透過重複地嘗試去過日子、生活,去逼近那些事物,期待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帶給我們新的意義。
我比較晚讀零雨,她是居住在宜蘭的女詩人。我以前也常常在不同的場合講這首〈頭城〉,因為我覺得她用一種極簡主義的方式包括了舉重若輕的人生觀。
我喜歡 ◎零雨

如果是人潮我喜歡
月臺上的人潮
我喜歡
火車上的人潮
我喜歡火車
進站出站奔馳
或停佇
我喜歡便當礦泉水
太陽餅需要嗎
我喜歡兩個頑童從這頭打鬧
到那頭祖父母無效的斥責
我喜歡他們冒失走向我的筆
和紙問我你在幹嘛
我喜歡喂現在到頭城了你十分鐘後
來接我
我喜歡路過夜間車站燈火通明
如眾神降臨
我喜歡此時被綁架在
這座椅的溫度
我喜歡脫困時
月臺的第一口清新空氣

如果說到寫火車的話,我覺得現在最會寫火車的詩人就是零雨了。這首〈我喜歡〉非常的簡單,她描寫了一段她搭火車的經驗,她喜歡火車上的人潮。滿多人把夏宇跟零雨比較,覺得零雨很冷,是很冷調的詩人,而夏宇則是華麗、炫技的。但我自己的感覺是夏宇的詩很像鏡中水月,就好像看著鏡子裡盛大的馬戲班在演出,而零雨則是貼著地表的青苔,貼著地表的肌膚、腳步,你可以確實感覺到她在詩裡踩在字上的重量。我反而覺得零雨的詩充滿了生活的溫度,不管是她在〈特技家族〉裡寫的,或是等等我會讀的〈我正前往你〉或是〈我和我的火車和你〉。她把火車的意象寫得淋漓盡致,〈我喜歡〉是一首小詩,她描寫我們常常在火車上聽到的叫賣聲、火車上的小孩、孩童的嬉鬧,還有她的紙和筆,孩子跑來問說:「妳在幹什麼?」旁邊的乘客正在用電話說:「我十分鐘後到頭城,你來接我。」夜間的車站燈火通明如眾神降臨。
我以前有一陣子常常搭火車,我那時候男朋友在台中,我常常搭火車往返台北台中。因為自強號的票很難買,所以我都會買了票,走到最後一節餐車的地方去地上坐著。偏偏那班車很晚,大概晚上九點十點了,結果前面脫軌了。於是整班自強號停下來,叫我們越過軌道,在車廂與車廂的中間,夜裡的軌道很像某種神祕的生物,而我們便等待另一班區間車來接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很多人擠在車廂間的連接處,為了通風門都打開了,我就走下軌道抽煙,夜間的車站跟白天的車站完全不同。《1Q84》裡村上春樹寫的「貓之村」,無人車站中神祕的氣氛,裡頭的時間是停擺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手腳還在不在,那樣的漆黑,燈火只有在遠處街區或城市的光,一點點光投射在每個人側臉上。人們就好像希臘神話中打了敗仗的眾神一樣坐在地上、車廂間,無望的等待著下一班宿命的列車來臨。因為我害怕長途在密閉空間中旅行,所以我也很瞭解當你終於從車廂走向月台,第一口空氣帶給你那種脫困。個人終於從群體脫離,你擁有你自己的目的地,你即將前往你的目的地、某個人。火車就是出發跟抵達,而在抵達的時候,你又行將出發的那一口呼吸的感覺。
這一首〈頭城〉其實是一首悼亡詩,零雨在年輕時,因為是詩刊的編輯,當時她母親還在宜蘭,所以她常常往返宜蘭跟台北之間。
頭城 ◎零雨
      --悼F
初夏的黃昏你最好
坐6點5分那班火車
龜山島的腳剛被薄霧洗過
房屋的白牆壁
把黑窗襯得更黑
黑得有點讓人心動

然後火車經過隧道
然後樹也變黑了
然後比艷藍還亮的淺藍布簾
漸漸掉落火車的窗口
最後掉在村子裡
電線杆的路燈上
那時你特別聽到
跌落山谷的一面鐘
細細叫著蟬一樣地叫
向右掠過水域騷動
龜山島淺淺的睡眠
列車長來剪票了不知為什麼
他說了謝謝又說旅途愉快
而那正是我想對你說的

我並沒有真正去逼問零雨這個「F」是誰,但在我的解讀當中我把他解讀為「父」。因為他的父親比母親早過世很多。無論如何,『初夏的黃昏你最好/坐6點5分那班火車』因為那是天光漸漸變暗,海上的霧剛要漫起,詩裡經過很多顏色,包括房屋的白牆壁、已經變黑的窗子、更漆黑的隧道。『然後比艷藍還亮的淺藍布簾』就是天空,那個藍色慢慢下降,掉落在火車的窗口,掉在村子裡,掉在電線杆的路燈上。夜色、暮色來臨了,太陽要沉落海面,就是『跌落山谷的一面鐘』,我把這面鐘解讀為太陽。我們可以聽到細細的蟬鳴,火車掠過、水域騷動,龜山島的人在淺淺的睡眠。最後三句是她最厲害的地方,『列車長來剪票了不知為什麼/他說了謝謝又說旅途愉快/而那正是我想對你說的』。她在一趟短短一班經過頭城的短程旅程,她把它比喻成人生。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剪票離開,有人坐上新的座位,每個人都是對方的過客,偶爾因為命運的安排坐在兩張相鄰的椅子上,隔了很遠,這班列車下車後我們再也不會交談,這些都是命運的安排。我們可以對每個我們擦肩而過的人生裡面,我們認識、深愛過,或是放不下、記憶已經很淺,不知道多久以前認識的人,我們能說的就是:「謝謝你曾經帶給我,不管好的、壞的東西。旅途愉快。」因為我要下車了,我們之間短暫的旅程,你和我之間存有的關係已經結束了。其實我是很不會讀詩的人,很多詩你只能用意會的方式,用你自己的經驗、身體去體會。
例如接下來我節錄的這首〈我正前往你〉。
我正前往你 ◎零雨(節錄)

1
天空的一朵蒲團 — —
去接誰了
白色。一定有人
喜歡

2
半夜三點
身體另一個人
被分娩出來

3
我想研究。這個心
放一粒沙進去 — —
放億萬粒沙進去 — —
一粒沙。很痛─ — —
這個心。變成黑夜
億萬粒沙變成白天
(─ 也很痛)

4
請你化身為誰
來到我的身邊
這顆心要如何
能安呢
我問桌上
盛開的
粉紅百合

5
我從人世返回
火車深處
最後一列貨物的
雜亂中。把心靈安居
把心靈安居─意謂著
讓玻璃窗打扮 — —
流逝的風景 — —
不計算年月 — —
鐘聲在外面
像鳥雀 — —

直到第五節,詩人一直在討論「心」這個東西。如果在凌晨三點失眠的夜晚,你會感受到自己的心彷彿是獨立的,如果我們相信意識這個說法,你會覺得自己的意識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你的人格開始與自己在漆黑的深夜中,進行自我與自我的對話、辯駁。自己有很多心底的問題,或是平常根本不會想起的事,例如說童年的一件小事,以前曾受過的傷,以前某個曾傷害你的人,就會在這種時刻浮現出來,那彷彿是另一個你被誕生出來的樣子。我們的心往往是很痛的,無論你是放一粒沙進去,或是你放億萬粒沙進去,無論是黑夜或白天,我們的心常常承受著痛苦。我們常常期待某個人來到自己身邊讓自己安心,但是讓心得以安,其實只有我們自己辦得到。所以她說道『把心靈安居─意謂著/讓玻璃窗打扮 — —/流逝的風景 — —/不計算年月 — —』,我們如何在時間中反覆的練習、承受,我們的心裡、體內曾受過的傷,或是曾經與現在正背負的虧欠、痛苦,正在面對的分離。它會在時間大量的流逝之中被安撫,你要回頭看,才能替那時候的自己,你曾經很後悔做過某過事的自己、很憤怒的自己,找到某個安居的位置,在自己心裡住下來。

6
你提醒我 — —
塑造了一個
(假的 — — )完美
「不安」 — —
揭示的真相 — —
— —我已擁有太多
— —假的。擁有

7
第一世紀的列車經過—
裏面的人說
二十一世紀─好可怕
二十一世紀的列車經過─
聽到
「好可怕」─是
彼此的回音

8
我想問恐懼的長相─
你看不到我
我總是長得
比你高

9
驚恐的時候
你在哪裏
你變成小分子
(使用一個假名)
10
我必須把驚恐
從胃趕到腸子
蠕動它。從肛門
排泄出來
我看到你
從眼淚中 — —你留
在那裏

這段非常生動地描寫當我們有驚懼、憂慮時的狀態,大家有沒有腸躁症的經驗,那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一部分,有的人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腸躁會很嚴重。但在詩的隱喻之中,排泄並非只是生理上的排泄,也是情緒的堆積,把記憶中想去修補的髒汙,用詩的方式、隱喻的方式,從自己身上洩除掉。排泄的不只是身體上的排泄物,同時也有我們的記憶、眼淚、流過的血、身上的灰塵。而這個大寫的「你」則是自己的過去,那個半夜三點從我的身體分娩出來的另一個人,「你」就被留在那裡。

11
黑暗的隧道
你留下手印
觀看是最不需要的 — —
(黑暗中
萬物平等)
誰將前來— —
帶著信物 — —
你走出洞口
重新成為一列前進的
火車

12
驚恐
是個小孩
你必須擊鼓
用手接應
赤腳走到
母親的身旁
餵給我們適當的鹽

13
這個島
在漩渦中
力量由此引發─

14
黑暗中我沒有
關閉耳朵
腳步躡過木板
(你為什麼走得那麼輕)
出現布廉下面
(把塑膠袋變成白馬)
我害怕 — —
忘掉你
那麼
愛我

15
我將前往排泄─
正在跨過柵欄
把眼淚傾倒
平靜的海洋
誰架設了軌道
安放了這些人
一扭亮燈
就看到
黑暗
在哺乳

我們來讀陳育虹。我三十歲開始讀陳育虹,夏宇、零雨跟陳育虹大概就代表我的十幾、二十幾、三十的階段。首先是這首情詩,我覺得這首詩是陳育虹很厲害的詩,因為它只有一句。
土 壤 ◎陳育虹

你的掌心這麼暖這麼軟,像春天鬆過的土壤,可以種茉莉。

這首詩很美,陳育虹的詩有一種很醇美的情調存在。這首情詩是你去觸碰情人的掌心,你們雙手交握的時候,那個當下你所愛的對象、觸碰的對象所帶給你的詩的意象、映像、憧憬。他的手掌又溫暖又柔軟像春天,一個最溫柔的季節,可以種茉莉。
接下來我要讀的兩首陳育虹的詩都是在寫貓的,大家知道她是非常愛貓的一個詩人。她先前養過一隻貓叫藍貓,現在養的貓叫椰子。據她說,藍貓是隻波斯貓,是她女兒在藍貓很小的時候就把牠撿回來,然後丟給她養。結果她養好幾年,藍貓病逝了,她很難過。同樣的,在路上撿到了椰子,就是她現在的貓,也是一隻波斯貓,白白蓬蓬的,很像棉花糖。這首〈第一首晨歌〉應該是寫給椰子的。
第一首晨歌 ◎陳育虹

用陽光築城堡
鳥聲化做護城河
風,貓薄荷,牛奶
我確定牠不知道這是2017
第一個早晨
牠把枕墊踏軟
抑揚格的步子不疾
不徐沐浴梳洗
在早上七點

牠已經慶祝了一整個夜晚
(每個夜晚都是
節慶)雄雞羽毛的毽子
甘菊香的絨布魚
早上七點
貓靜靜睡了歲月安穩
歲月不在牠身上起毛毬
一首晨歌我聽到牠
呼嚕嚕的曲調像小船搖過
這個晨歌其實就是貓在打呼嚕的聲音,這是一首非常可愛的貓詩。大家知道詩人楊佳嫻,因為養貓也開始寫了一些〈貓毛情歌〉之類的貓詩。我們在動物身上可以看到牠們對於時間是很安心的,牠們信任飼養他們的人類是絕對的。我們可以在動物身上看到一種絕對值,例如說牠此刻是一種絕對的靜止,例如下一秒牠是絕對的活潑躍動。例如牠對於我們是絕對的信任與愛,人跟動物、寵物之間關係的純粹度,遠勝於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兩個生命之間彼此依賴又彼此獨立的,很美好的狀態。
影子 ◎陳育虹
她的眼睛綠得像火
鬼火,毛色純黑
瑪莉安納海溝的黑
黑得發出星光
我該叫她綠,像四月
或者黑
一種缺乏
她讓我覺得缺乏
來來去去影子一樣
安靜貼著牆
她或者是底片裡的閃電
從來不是真實的
但今天她敞著胸口
要我愛撫
甚至給我她的喉嚨——
她咬我,她知道我不怕她咬

這首一樣在歌頌貓咪,歌頌貓咪的綠眼睛、影子般無聲而柔軟的步伐,她無法替這麼神祕的生物命名,但他們之間的接觸是最直接且親密的。這隻貓平常像影子一樣穿梭在牆邊,不親暱你。但今天牠願意給你親近,這一小段親近我覺得這是某種近性暗示的親近,充滿戀慕、親密的撫摸及愛撫。
再見——給藍貓(2003-2014)  ◎陳育虹

i.
沙箱移開
你的碗盤移開
你睡著
我放一朵白火鶴,幾枝迷迭香
在你枕頭邊
都是你嗅聞慣了的
你的毛色仍然像緞子柔軟
透著絲光,沒有病容

耳朵直直豎立
眼睛半瞇著
你走了
你會去哪呢

ii.
你會去哪呢
火葬場的人問起
宗教信仰
啊藍貓這是我們沒有談過的
問題,我無法替你決定

我搖搖頭
不能限制你的去向
淨土,天堂,或輪迴的
山間水湄
你是free soul你是自由的
去探個險吧,貓

但如果倦了累了
你應該記得
這屋裡每個窗台每張桌椅,床
都是你的

iii.
這些
骨瓷白的
乾乾脆脆一觸即散的就是
你剩下的了
細長如小樹枝的是四肢
不等邊三角形是肩胛
稍微完整且立體的是頭顱

其他的米粒麵包屑
是你全身百多塊骨骼
以及血肉毛髮

要磨成粉嗎撿骨師問

一塊塊一撮撮我用手
拾起你溫熱的骨灰
啊貓我抱你回家
你輕盈的身子現在更輕了
幾公克呢?
我帶你回家

iv.
這棵櫻花以後就是你的
春天為你開花結子
引來唱著跳著的綠繡眼白頭翁
夏天新葉長密了為你遮陽
你在樹下看小藍鵲學飛
秋天啊秋天樹葉落光了你聽到
松鼠的腳步你箭步竄出
你們在草上樹上追逐

然後是冬天
冬天,這時藍貓你就進屋吧
你喵嗚一聲門就開了

門一直為你開著
你隨時進來,進被窩
睡到太陽下山
太陽升起,下山,升起
我不吵醒你

她把貓一部分的骨灰種植到櫻花樹下。這首悼亡詩即使是寫給貓的,也非常動人。她寫到貓死了之後,她覺得屋子裡每個物件都因為被貓觸摸、摩挲過,所有的物件都屬於貓的。她把貓的骨灰帶回家,非常深的依戀,同時她又說,你是自由的,因為你擺脫了病苦、老死,你的靈魂是自由的。但還是希望你能夠在家裡,你的精神在外面玩倦了後,還是希望你能夠回家。我的家、我的心隨時為你敞開。這首詩不難,並且敘事性非常強。比較有趣的是,火葬場的人問起宗教信仰,這當然是我跟貓沒有討論過的,我沒辦法替你決定,但我能決定的就是,你是自由的,無有恐怖、無有掛礙。
我三十歲讀陳育虹,她沒有繁複的語言、意象,如果我們讀陳育虹其他的詩,也是非常直接、呼告、傾訴,她不會把思念、愛轉化為更繁複的意象。但是我後來覺得要寫出這種詩是很需要勇氣,且一定程度的乾淨、穩定的心智,你才能夠把你直接想說的事情用詩的語言,但用非常親近自己體膚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是我近期喜歡夏宇的詩,這也是寫給她死去的父親。

野餐  ◎夏宇
--給父親

父親在刮鬍子
唇角已經發黑了
我不忍心提醒他
他已經死了

整夜我們聽巴哈守靈
他最愛的巴哈
我們送他去多風的高地
行進一個乾燥繁瑣的禮儀
給他寬邊的帽子,檜木手杖
給自己麻布的衣裳
組成整齊的隊伍
送他去多風的高地野餐
送他去一個不毛的高地野餐
引聚一堆火,燒起薄薄的大悲咒
我試著告訴他,取悅他
「那並不是最壞的,」「回歸大寂
大滅,」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他馴良而且聽話
他病了太久,像破舊的傘
勉強撐著
滴著水
「生命無非是苦。」
我說謊。我24歲。
他應該比我懂,但是,
比呼吸更微弱,彷彿
我聽見他說:
「我懂,可是我怕。」

微弱,如眼簾的
啟合。我用美學的字眼
說到它,宇宙中最神祕的一部份
詩裡面唯一的主題…..
…………………
「現在,你能不能想起來
7歲的時候,我要你
給我買一套降落傘?」

我總是離題太遠
而且忘了回來

他等著,等很久
他說:「我怕。」
我不能同行
我委婉的解釋
他躺著,不再說話
他懂

他以前不懂,當我第一次
拒絕的時候,13歲
因為急速發育而靦腆
自卑,遠遠的,落在後面
我們去買書。
一個孤僻的女兒
愛好藝術……

參加的人都領了一條白手帕
回來

除了他。孤獨的
留下他
刮好鬍子
不再說話

繼續一場無聲的
永遠的野餐

這首詩我喜歡是因為這首詩很難得的不像夏宇,非常誠懇。她在寫她父親的葬禮,她把死亡比喻成一場永恆的野餐,其他的人會參加、出席、聽音樂、守靈,會領紀念品回來。但只有死者會留在原地,他的野餐是無聲的、持續的,因為死亡是無聲且永恆的。裡面很值得讀的部分是,裡頭她不斷跟她的父親對話,她試著告訴他,死亡並不是最壞的,生命無非是苦,無有掛礙,生裡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考驗,而死則是回歸大寂大滅。想像中其實是一個愧疚的女兒自己跟自己對話,但對話的對象變成已經死掉而不能對話的父親。她試著說服父親接受死亡,同時也說服身為女兒的自己去接受死亡,告訴自己,爸爸死了並不是最壞的,比我們活著受苦好很多。我覺得這首詩是非常感人,這也是我三十歲後比較喜歡的夏宇的作品。年輕的時候讀夏宇很容易被很華麗的詞藻、拼貼、遊戲性給吸引,現在我不大讀夏宇了,其他詩人會讀的比較多,我會鎖定一兩個詩人反覆的讀。我對現代詩的涉獵也不是很廣,我喜歡讀小說、攝影集。但我很喜歡這首詩,因為我覺得書寫還是一件我們少數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候。所以當我看到一件作品有誠實的靈光,而非歌詞式的表演,或文案式的取巧時,我會覺得很珍貴。

〖讀者提問時段〗
讀者:因為我看〈我正前往你〉是被她的序所吸引,但是我看完序後大概知道她在談論落羽松這件事情。想問妳對那篇序有沒有印象?

崔:有,我非常喜歡那篇序,因為零雨的散文寫得非常美,我也寫過一首詩〈落羽松〉給零雨。她非常喜歡落羽松,落羽松是一種松樹,但它的葉子會像羽毛一樣一顆一顆的,孤立且挺拔地長著。如果我們要比擬的話,這種植物的象徵性,它生時葉子落下是不結果的,光禿禿的只剩下肢幹。那就是活著的時候乾乾淨淨,死時了無罣礙。那是我們面對這種植物時,我們從它身上領悟到某種生存的方式。我們盡量讓自己乾淨、簡潔,我覺得這是零雨這樣的人喜歡落羽松的原因。

讀者:為什麼二十歲看零雨、三十歲看陳育虹,有呼應老師的生命經驗嗎?
崔:這很難解釋,十幾歲讀夏宇很好懂。二十幾歲時,我自己想去轉換寫作的語言系統,所以那段時間我大量讀零雨,零雨大部分都是短句,但每一個短句都有很大的力量跟解釋空間,這給了我全然不同的語言感受。陳育虹的詩則是比較簡單,簡單中又同時世故而溫柔,這屬於比較成人社會、成人經驗的詩。我並沒有說某個階段只讀某個詩人,但就是某個階段某個詩人帶給我的影響或是感覺比較大。
讀者:剛剛前面談到很多生命經驗,無論悲傷還是壯美,這些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但也超出日常生活需要之外的經驗,會不會覺得需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它?例如說寫作,你會覺得這些東西需要被寫下來嗎?還是你想要怎麼處理這些事情?
崔:對一般人來說這些並不是日常所需的,大多數人也不會在他們安定的生活之中產生這些東西。但因為我自己的情緒比較滿,所以我會產生。至於怎麼處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鎮定劑。我很難放棄寫作,因為我並不是一個誠實、誠懇的人,但在寫詩、散文或畫畫的時候,那是我很難得可以跟我自己平靜相處的時候,我一直在練習跟自己和平相處這個課題、業障。你或許需要、不需要處理,一般人可能找朋友聊聊天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要到你必須把自己割開、掏出來的程度,那個就放在創作裡面,也有實質效果。
觀眾:我不禁注意到,今天是否特定想選擇女詩人?那不曉得你對其他女詩人,或你覺得葉青屬於哪個階段?或楊佳嫻、林婉瑜,又或者是妳的詩。
崔:其實葉青就是一個永恆的青春的死者,她的兩本詩集《雨水直接打進眼睛》及《下輩子更加決定》,都是她的遺作。她跟邱妙津一樣,是一個永恆、青春的象徵。我覺得並沒有人一定要在幾歲的時候讀誰的詩,盡量廣讀。楊佳嫻因為她不斷在寫,而且她的詩一開始很老成,有濃烈的愛情跟世故。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小說,比起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我現在更喜歡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三十歲以前我看《盲眼刺客》我是看不下去的,但過了兩年後我卻看到哭。那兩年之間,我自己心情的轉變、我自己迅速衰老這件事情,以及以前的創傷及經驗被我慢慢整理出來,讓我對《盲眼刺客》這本小說產生非常大的共鳴。
至於林婉瑜的詩,她早年跟現在的詩風完全不同,她早年寫的詩作非常長,得時報文學獎的那種敘事詩,也是寫給她的父親。近期的詩比較淺白、易懂、精簡、輕薄短小。就像每個人有每個人喜歡的菜色一樣,你喜歡什麼樣的菜色你就去吃什麼樣的菜,但也不要忽略這世界上還有其他食材,其他調味,其他成品、作品存在。


——講座結束——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廳梭詩人講座】——任明信

【廳梭】詩人講座——任明信
20180727 1900-2100


任明信:很高興大家今天來廳梭詩人講座,老樣子,我們會在這個無聊枯燥的頁面停滯,通常先瞎聊,我們才會真正進入PPT。PPT可能是本體,但直接講PPT有點無聊。講座要講什麼其實都可以,我們可以先隨意閒聊,我希望大家對於詩或創作,或者對生活有什麼問題,在過程中都可以直接提問,我覺得可以有一個交流的狀態是最好的。如果只是自顧自地講影響過我的那些作品,或是講我自己是怎麼寫詩的,光想就覺得無聊。因為自己寫是最有趣的,創作也是,生活也是自己過最有趣。今天免不了要談詩,但我想要拉遠一點點,我想要稍微談一下我為什麼要創作這件事情。這裡我稍微問一下好了,這裡有人自己也是在做創作的嗎?不一定是文字創作,各式各樣的創作,可以稍微舉一下手嗎?自己亂寫、寫日記那些都算。好多,可能有超過一半,謝謝。
對我來說,創作基本上是個有感而發的形式,只要符合「有感」跟「發」這兩件事情,它就可以構成創作,也就是說要談這件事,基本上還是要從感受說起,也就是你到底為了什麼要做這個?到底接收到什麼?你到底累積了什麼,讓你不得不做這件事情,有感而發。也就是說,對我來說那個東西是會傳染的,它是一個能量的傳染。為什麼說它是能量的傳染呢?因為有感而發這個形式,過程中如果你有熱情,對這個東西有愛戀的話,這個東西會藉由你的作品傳遞下去。我聽過一個關於創作的定義,他認為假設創作有一個目的,是為了啟發人心。這當然是一個聽起來好像有點太過光明,太過偉大的定義了,但是某種程度上對我來說,他說的也非常地準確。
啟發人心,啟發,顧名思義就是啟發兩個字,「啟」、「發」,它是一個鑰匙,打開了一個東西,之後有些東西會被釋放出來,也就是你有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裡面藏了一些東西。當你遇到這個作品,它可能是一個文本,可能是一個藝術形式,一齣舞,也可能是一個人對你的某句話,或是一首歌,然後你就突然地中招了。你就突然地像醬爆一樣,你就是要爆了,你就是好像必須要做一點什麼。這就是聽起來有點滑稽,有點可笑,但它好像就是這樣的過程,有感而發,並且在那個啟發人心的狀態底下再去啟發人心。所以用我自己的狀態,去說啟發人心這件事情,我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概括的說法,對我來說創作是通往「覺知」的路,感覺的覺、知道的知,也就是知覺的倒過來,它是關於一個人如何清醒的路徑,這聽起來有點奇怪,這聽起來又非常荒謬,甚至有點離奇,好像我們等一下就要進入一個靈修的狀態,但對我來說它是殊途同歸的東西。
以我自己的狀態來說,我意識到自己想寫字、想要創作的年紀是大約是二十歲,那時候我在大學,我是念經濟學系,糊里糊塗考到商學院,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喜不喜歡,反正我那個時候大概只喜歡星海戰記跟世紀帝國,但是莫名其妙地我念到了商學院。在大三的時候你勢必要做出一個決策,也就是接下來要幹嘛?按照商學院既定的路徑,要不然走學術,念研究所,然後你就去補習,或者是你去證券交易所、銀行上班、考證照,還是要補習。還是另一個,去考國家考試,考高普考,還是要補習,說穿了。我發現我對於經濟、對商學的熱情好像不足以我來做這件事情,我好像沒有辦法繼續用,只是在混水摸魚的狀態去過完我的大學,再前往下一個階段。
我當時用一個比較偏激的方法,也就是去書店抓週,我就告訴自己我今天帶什麼書去結帳,我就要來做這件事情。就在這個時候我抓到了一本散文,當時的新書,黃宜君的《流離》。我在每個地方在講到一個文學、文字啓蒙的時候,幾乎都會先提到這本散文,雖然它寫的在大家眼中,在社會定義下是小情小愛的書寫,非常耽溺、非常自我的私密書寫,女性主義書寫。但當時,我完全被它吸引,雖然我完全不知道在寫的那個東西,那個人到底跟她什麼關係,她在我非常熟悉的場景底下在想念的那個狀態,她在緬懷的那個狀態,非常非常吸引我。我突然有一個靈感,我也渴望寫出這樣的東西,也渴望用這樣的方式,把我裡面的某一個能量傳達出去。所以我在當時也就做兩個決定,第一個決定是我要寫東西,但我要寫東西這件事情,跟我要成為作家,我要寫詩,當詩人可能是完全不一樣,我當時想到的完全不是出書或者發表,我只是想要寫,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想要寫。一旦確定,我一部分又有一個非常現實的面向,就是我知道我一定會餓死。因為我經濟學系畢業,因為我對這個東西沒有興趣,我是都可以過,但是我實在太沒有愛了,也就是勉強過而已,我好像沒有辦法獲得更多。所以我知道我必須要有一技之長,所以在當時我就開始去咖啡館打工,去學手藝,這個成了我後來吃飯的傢伙。我在後來大三之後到我研究所畢業,我大概做了八年的吧台,煮了八年多的咖啡。在這中間有一個重大的插曲是我意外考上東華的創作所,關鍵是因為我從自學的狀態進入了一個錘煉的狀態,也就是現在有老師,有教授,然後他們會帶著他們非常喜愛(雖然他們講過不知道幾次的)經典文本來給你看,在他們帶領那些文本的過程中,他們滿懷著專業熱情,所以你也會非常過癮。
但相對地,那個過癮伴隨著也是另外一種創作的痛苦,在那個階段你的評鑑水準已經遠大過你的創作能力,也就是說穿了我們都只能寫自己能寫的東西。但是你可能看了卡夫卡之後突然不想要寫小說了、看了孟若之後你也不想寫小說、看了吳爾芙之後你不想要寫小說,也不想寫散文了、你可能看了Emily Dickinson,你也覺得不要再寫詩了。但都沒有辦法,因為事實就是這樣,前輩們那些經典的作品,它們就是很好,而且也是在那樣子的過程中、那樣的洗禮之下,你會知道大家已經做過了什麼。作為一個創作上的建議,我自己覺得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以華語詩來說好了,你在看過楊牧老師、洛夫老師、商禽、周夢蝶老師之後,你就知道你有很多事情你已經不用再做了,不是不值得做,而是他們已經做出了一些非常明確、具有時代性的東西,剩下的是你要想你是誰,你在這個時代,你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不只是關照世界,也是關照自我內部的一個過程。
我自己研究所的畢業作品,其實就是《你沒有更好的命運》,你去國圖其實還是可以查到。但我建議大家不要去查,因為老實說我自己是非常慚愧,我沒有再寫完它,在非常完滿的狀態提交、畢業的。我當時知道我自己已經盡力了,我的極限就在這裡,但是它只是一個勉強合格的狀態,也就是我知道它有做出一點點什麼,但我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部分非常多。但基於現實的壓力,我必須畢業,我在最後一年的時候,反正就是硬著頭皮畢業了,但我知道那本詩集沒有完成。直到出了社會之後,我後來才去重看一些我喜歡的東西像是一些奇怪的、我自己會覺得他們是文本啦,例如漆原友紀的《蟲師》,五十嵐大介的漫畫《海獸之子》跟《魔女》,甚至還有很多漫畫,好多漫畫真的都是文本,例如說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浦澤直樹的《MONSTER》,例如說諫山創《進擊的巨人》,其實他們都是超好的文本,甚至古館春一的《排球少年》。我在看《排球少年》之前,我心中運動漫畫第一名應該是《灌籃高手》吧,因為它真的是太屌了,不是因為它畫得很好或是非常深刻的意義,重點是井上雄彥他是一個愛籃球愛到死的人,他才有辦法畫出灌籃高手。而古館春一也是,在看到後面某幾場的時候,講運動員內部狀態的時候,我也在漫畫店裡看到眼淚流個不停。然後我後來就去查,就去發現古館春一,他也打過排球好長一陣子,我就知道這就是過來人。你知道嗎?只有過來人才畫得出來啊,因為它實在是太幽微了。不是真的在裡面死過,又得到巨大的快樂的人,是看不到那些那個風景。
對我來說,反正詩的形式是不拘的。我都會偷一個成語來講這件事情,就是「得意忘形」,你真正可以在事物中截取到詩意的話,那形式就不重要了。音樂可以是詩、你在種植東西也可以是詩、你好好地煮一頓飯也可以是詩,對我來說就是得意忘形。重點是你有沒有在那個東西裡面感受到巨大神秘的事物,如果有的話,你做什麼都不重要了。這講在開頭,以往要講詩,通常還是會有一個路徑SOP,但我這次稍微調整一下,就像我前面說的,我覺得我做創作是為了覺知。這個不是我在創作當下意識到的,我在渴望寫東西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自主意識的,用一個說法也就是說,是詩在寫我,而不是我在寫詩,到現在都是。所以我幾乎沒有辦法接任何的邀稿、任何的訂題寫作,那個真的誤人誤事,以往那種模式我只能清楚地告訴對方說,我直接看庫存,如果我的庫存有適合你們的題目,那麼也許我們就可以合作,你可以看看,如果我的可用我們就用。如果沒有的話,我就很抱歉地跟對方說,我沒有辦法為你寫,我是為你好,因為我一定沒有辦法寫出來。即便我可能有非常接近完整的作品,它可能已經完成九成了,但我開過天窗,所以我就很清楚地知道這種事情,真的不能再發生了,沒有就是沒有,差一點點就是差很多,都不要答應比較好。也是因為我覺得詩在寫我,所以說穿了我的狀態也只是準備好自己而已,可以想像大概就是一個清空自己,想像自己是一個容器,我只是把自己清空、變得單純,當什麼東西發生的時候,我就把它接住,接住之後,它就變成一杯什麼,我就把它記錄起來。看過我東西的人可能會發現它其實是非常破碎的,但講這個好像不看詩好像也不行,所以我們就還是來看一點東西。
開頭我選的是梅洛.龐蒂《眼與心》,稍微讀一下。

《眼與心》 ◎梅洛‧龐蒂(節錄)
當能看與所見之間,在能觸與所觸之間,在一眼與另一眼之間,在手與手之間,某種交融發生,人的身體就出現了;當感覺者一被感覺者之間的火星點燃,人的身體就出現了;當這把不會停止燃燒的火,讓身體鬆脫出任何偶然都無法達成的偶然之舉,人的身體就出現了……


這一段有人看得懂他寫什麼嗎?我當時選這段的時候,其實我看不懂,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看不懂,但我非常非常地喜歡。這本書你去翻的話,你會發現梅洛.龐蒂是人類的現象學大師。這本書是在談他看繪畫、他看的畫、寫畫評的之後,他去觀看他的畫評這事情,書名就叫《眼與心》,也就是在你觀看的過程中,你這個看的人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很有趣的是,他說到:「當能看與所見之間,在能觸與所觸之間,在一眼與另一眼之間,在手與手之間,某種交融發生,人的身體就出現了」有意思的是,人的身體在那之前的人好像是別的東西,但身體這時出現,「當感覺者一被感覺者之間的火星點燃,人的身體就出現了;當這把不會停止燃燒的火,讓身體鬆脫」,也就是,人的身體到底是什麼?還有觀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對我來說他這個語言是詩,儘管他以一個評論或散文的形式,我在講的得意忘形大概也是這樣。我在看他的《眼與心》的時候,也是很像在霧裡走路,但是看得非常的開心,而且他講的畫我一幅都沒看過。
然後,我節錄的這個的片段,村上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村上春樹(節錄)
我坐在廚房桌上,還一直望著墓地上的浮雲。
雲一動也不動。簡直就像釘在天空上似的。完全靜止地貼在那裡。

女兒差不多該起來了,我想。天已經亮了,女兒不能不起來了。她們比我更強壯、更確實地需要這新的一天。我必須走到她們的床前,掀開棉被,把手搭在那柔軟溫暖的身體上,告訴她們新的一天已經來了。那是現在,我不能不去做的事。

不過我無論如何都無法從那廚房的餐桌前站起來。好像身上所有的力氣都消失了似的。簡直就像有人悄悄繞到我背後,不聲不響地拔掉我身上的栓子似的。我兩肘支在桌上,手掌蓋著臉。

我在那黑暗中,想起降落海上的雨,想起廣大的海上,沒有任何人知道正靜悄悄地下著雨。雨無聲地敲著海面,連魚兒們都不知道。

直到有人走過來,悄悄把手放在我背上,我一直在想著那樣的海。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遇到村上的書的,最早的時候我是看《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它是我一個朋友送我的,我那個朋友自己沒有看過那本書,他只是覺得我好像是文青,所以送我村上春樹。反正他也不看,不如拿來送我。大家看過的大概知道那是蠻厚的一本書,然後我在當時其實有討厭暢銷作家,也就是村上或是吉本芭娜娜,我當時一本都沒有看過,也不想看,因為他們實在太有名了,太有名的東西我就不想靠近。但是他當時借了我那本書,基於我們的友誼,也覺得好像我是某種知識青年,好像是某種文青,不如就趁機看一下。然後我就看完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然後我看不懂,雖然它裡面的符號設定非常有趣,但是我好像沒有感覺到,太幽微了,好像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但意外地打開了我看村上的開關。我也是一次去書店亂逛的時候,看到這本書(《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因為它是單篇的,這一篇不長不短,不像《世界末日》那麼厚,它薄一點,我就想說,不然買來看好了。沒想到我翻了之後,我就直接在書店把它看完,兩個小時。當時它回應到我生命的一個狀態,是因為他書裡提到「西伯利亞歇斯底里」,有一種症狀,它會發生在西伯利亞的農夫身上,因為他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不同的季節會做不同的事情,他們的生活非常的固定,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是直到有一天,西伯利亞農夫突然想要知道太陽以西有什麼東西,所以他就放下手上的鋤頭,開始往西 方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最後他完全耗竭。而那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在村上這本書裡,他就學到這個東西我在當時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就發現,對啊,這好像就是在說我,我就是西伯利亞歇斯底里,我發現了我生命裡有一些糾結的困境,終極的哉問,我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我以往受到的教育、催眠、師長的教誨,都通往同一個方向。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走不過去。
隨便舉一個例子好了,例如我們小時候都一定上過儒家嘛?應該都上過,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開頭。我們或多或少會知道儒家,它會談很多東西,會談人在社會的狀態。有名的像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小時候看到這個,其實我是覺得非常困惑,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爸爸要有爸爸的樣子,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都在講「你要有什麼什麼的樣子」,好像不管你是誰、你扮演什麼角色,就是要像樣。我們都在像樣的過程中,我們都努力扮演好像不是真正自己的東西,我們都學習怎麼得體,我們學著不要在這個社會失去為人的資格。我那時候就一直覺得很困惑,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也沒有在辦法在其他人的東西裡得到寬慰,例如說,第二有名的就是道家嘛?老子和莊子,老子會講什麼?就是為「無為」,順其自然、都不要做、耍廢,這是我當時自己智障的解釋。我當時看了也是覺得無為是什麼啊?就是什麼都不要做,我非常的不解,對很多東西非常困惑。儒家還會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果你努力一點的話,四十可以不惑,五十可以知天命,六十耳順,聽到什麼都覺得很好,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想要幹嘛都不會踰矩。這簡直是太荒謬了、太離譜了,從不惑就開始覺得無法接受了,怎麼可能不惑啊?這個世界狗屁倒灶的事情那麼多、問題那麼多,要怎麼不惑?簡直是困惑到不行,要怎麼不惑?反正這些東西我卡了很久,但是另一部分,我又可以裝死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反正就唸書就對了。我就做一個像樣的人,然後活著。文學是一個啓蒙,它是一個開關,村上在當時是一個開關,西伯利亞歇斯底里,我突然好像覺得我好像忍耐太久了,我突然發現那個東西對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再講另外一件事情,例如說師長或所有的課本,都會告訴你要愛惜生命嘛?不要傷害自己身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但是為什麼我要愛惜生命啊?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你叫我要愛惜生命,我就要愛惜生命,有人問過我要不要出生嗎?我們有曾得過那樣子的一份問卷,你要不要出生?這次你要不要出生,可以勾選。然後,出生後要成為什麼樣的性別、什麼樣的高矮胖瘦、什麼樣的個性,或要愛什麼樣的人,我們好像不曾被詢問過這些,我們不曾被告知出生後可能會遇到事情,然後一切都發生了、就發生了。為此,我們卻要心存感激,就是這是文字告訴我們的,我覺得不可思議,我覺得完全沒有辦法被說服。我發現這就是我的根源,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要寫東西,為什麼我一直處在不滿,所以我想要爬梳,想要弄清楚這塊,於是我開始創作。
在我學習的路徑中、詩的路徑中幾乎也是兩個大主題,反正就是生命的兩個大核心,一個就是關於愛情,跟關於死亡的這兩個主題,我今天會跟針對這兩部分稍微談一下。一部分是像這首〈傷心的時候〉,稍微讀一下。

傷心的時候 ◎任明信
傷心的時候就抱著貓
貓柔軟
貓不理你

傷心的時候
就抱著你
送的魚缸

魚缸沒有水
魚缸有魚
基本上這詩我想也不用解,它給出一個畫面,語言本身是輕的,但是意象本身又有一個重量。我在一開始摸索語言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我的語氣大概是這樣,它是輕的,但我又渴望可以做到一個舉重若輕的狀態,所以所以也是摸索了很久。
在愛情的這部分裡面,也是沒辦法不談的就是葉青。我喜歡的這首〈沙子〉。

沙子 ◎葉青
我們甚至不是沙子
被寫上一些字 抹掉 就沒有痕跡
不是 我們記得
像高樓 記得一場長長的雨
葉青對我來說,長詩也好,但短詩更驚人,篇幅實在太短了,但它精簡的力道又無與倫比。雖然我們各別都有一些感情、創傷、單戀或失戀的經驗,但是我們你在那個痛楚之中,可以提煉出像葉青這樣的東西,我覺得很不容易,那不只是感情本身的獨特而已,還有必須把自己放進去,把自己愛進去,才有辦法。她有兩本詩集,《下輩子更加決定》,另一本則是我選的《雨水直接打進眼睛》。《雨水直接打進眼睛》是她死後才值錢的,但自己更喜歡這本,因為它對我來說已經有點無招勝有招了。它沒有為了什麼,沒有為了一個目的,甚至是失去理智的狀態,在寫這個東西。像這首好了,一開始說『我們甚至不是沙子/被寫上一些字 抹掉 就沒有痕跡』就算是沙子都是好的,因為沙子至少還有過什麼,但不是我們記得的,『像高樓/記得一場長長的雨』,「可以忘掉」反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好像做了一個翻轉,因為沙子我們想像沙堡的意象,你在沙灘上寫字的意象,好像不管你做什麼都徒勞、枉費,但葉青告訴你,不會,那樣也不錯。被寫上一些字,可以抹掉,然後忘記。但我們不是,因為我們都記得。『像高樓/記得一場長長的雨』。對我來說,她的姿態跟眼睛是非常驚人的。
我在寫第二本詩集的時候,也剛好是遇到一個巨大的感情創傷的狀態,我也意外地用那個狀態去寫了一些東西,這首幾乎是在狀況最不好的時候寫的。我對生命的本質是非常困惑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出生?為什麼會活著?然後,我當時的確對「知天命」這件事情有憧憬、一個想像,好像代表說這個世界會有這樣的東西,一個東西是屬於你的命運、你的路徑,唯一的路徑,有一天你會知道,我是為了什麼出現在這裡。但是我在摸索過程中,我們彼此都不太確定,直到我遇到文字,我決定要寫字了,在那個過程中,我的確得到了巨大的快樂,有了這個快樂,我好像可以捨棄生活。我想不只是文字,可能大家創作藝術時,可以想像創作者的瘋魔,為了完成什麼,不惜去抉擇。儘管有可能會在那樣子的狀態下,變得更加憂鬱、悲傷、脆弱,但是因為那樣子的脆弱、易感,會讓你看到特殊的風景。
進到研究所之後,當我越來越愛上創作的時候,我發現我越來越不在意生活。我在那個時期遇到葉青、顧城、海子,發現自己好像非常嚮往他們那樣的生命狀態。也就是說,路徑假設是非常單純,現在有兩條路,一條是我只能活到36歲,但是我可以完成所有我想要完成的事情,在36歲,以一個非常激烈的方式死掉。另一個是,我可以活到63歲,就是我什麼都沒完成,但是我平安喜樂的活到63歲,然後在睡夢中死去。在當時我大概是無條件選擇前者,也就是寫作這件事情,跟出書沒有關係,就算是寫悲傷的詩,對我來說也都太快樂了,終於有一個方式去凝聚這些,終於有一個對抗虛無的可能,就是文字。也在那個時候,我也遇到了我的伴侶,我們在一起非常久,前前後後五年,在那之前我們已經認識了七年多,從高中認識,直到我大學畢業去當兵的時候才在一起,然後基本上她是一個跟我完全不一樣的人。該怎麼說呢?打個比方,她非常喜歡生活,像是吃喝玩樂,對她來說都是非常快樂的,她非常喜歡吃東西,用現在的說法大概就是吃貨。她也非常需要吃好料,在當時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打個比方,例如她晚餐很想要吃焢肉飯,就一定要吃焢肉飯,她沒有辦法去吃排骨飯,也不能去吃雞腿飯。她想要吃什麼,就會千方百計、想盡辦法去得到那個東西。當時光這事情,我都覺得非常荒謬,旁邊就是正忠排骨,你幹嘛不去吃?或者那邊就有切仔麵,我們幹嘛要特地去哪個地方的夜市去吃鵪鶉蛋、大腸麵線這種東西,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但是有趣的就是,當我們真的去到那個東西,真的吃到那東西時,她快樂的樣子,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明明我們都在吃東西,我跟她吃的東西明明一樣,但她怎麼可以那麼快樂?是不是我錯過了什麼?是不是有什麼我完全不明白的事物在裡面?我後來幾乎是為了她的快樂,而去吃那些東西,對我來說,吃東西本身還是沒有很快樂,但是因為她很快樂,所以我也感染了快樂。我發現那力量非常大,就是因為我原本不會生活,太不會生活,所以像那樣小小的小而明確的東西出現的時候,好像會削弱你對生活的困惑,真的會有人這樣,只是吃個飯就會開心成這樣、看個電視就開心成這樣、只是散個步就開心成那樣。所以那個階段突然變得很有趣,我的確是渴望寫出一些什麼,渴望用我全部的能量去做這件事情,可是當我遇到這個人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生命除了創作、完成一個什麼之外,可能還有另外的意義,就是,愛跟被愛。
那個時候完全不想寫詩,在我們關係裡的時候,當我們碰面、講話、看電視的時候,那個東西離生活很近,但離詩非常遠,我完全不想寫,雖然我大部分的時候都哭笑不得,但當我在事後回想的時候,它們都非常非常美好。我好像發現在那個時刻,我可以不寫詩,但也非常快樂。很有趣的就是,當你發現生命的意義是這個東西。原先生命的意義可能是創作,但我發現,沒關係,只要遇到這個人、只要能跟她一起生活下去,不創作好像也沒關係了,漸漸地她取代了創作,變成新的生命的意義。但某一天,她突然離開了,事情就發生了,她離開之後,我突然又回到「生命沒有意義」的軌道上,我突然又不知道活著幹嘛,寫詩真的這麼重要嗎?我曾經有過的一些極度美好的東西,現在又被奪走了,該怎麼辦?奧修曾經說過最接近真理的途徑,不外乎三條,一個其實就是愛情,摸索愛的過程;一個是靠近死亡的時候;第三個用他的說法是靜心的時候,也就是冥想的時候,那是最接近覺醒的時候。我也是當時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是看到地獄的風景,所以寫這首詩,稍微提一下。
治療 ◎任明信
只能繼續
寫,但該寫什麼才好
沒有心就沒有路了
失去信仰
身體怎麼依靠
房間很暗
越來越
眼睛在退化
會不會就變成深海魚
我應該打開窗
陽光會為了我進來嗎
還是只有雨
願意進來
還要繼續寫
用什麼顏料才好
血跡或墨漬
我不知道
他們說日子是日子
我的陽光都碎了
他們曾經那麼溫暖
也就是,回到我剛才說的,於是我進入了另一個質疑書寫的狀態,會有人說創作是一個自我治療或自我摸索的過程,但我覺得它們只是讓我更加痛苦,我找不到另一個東西可以取代愛情。這個PPT真的很神奇,我怎麼不記得我有選這首,這首也非常可怕。在我的生命階段裡面,我幾乎都無法不談吳俞萱,我最早看到她的東西是在研究所的時候,那一天我朋友給我看了吳俞萱評論阿莫多瓦《切膚慾謀》跟原著小說《狼蛛》間的差異。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但是我看過《切膚慾謀》,看了影評之後,我覺得她寫得實在是太好了。接著我看她的部落格,部落格叫做「你笑得毀滅像海」,當時我沒有臉書,也沒有像IG那種比較可以交流的平臺,當晚就看她部落格裡面的文章,看她的詩、評論、散文,她分享的攝影師還有舞踏的作品。我好像也陷入了另外一個創作瘋魔的狀態,我發現有一些創作者他們不僅比我更有天分,並比我更早就啟程,也比我更加的努力,然後我就覺得,天哪,我到底在幹嘛?那個時候我已經碩三了,我們那個研究所幾本上都是要念三年,在我碩三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到底在幹嘛,我為什麼還在這裡,為什麼還在自己的舒適圈寫這些東西。如果我不敢冒險、抗拒冒險,我永遠也突破不了自己的瓶頸,在當時看到了很多詩裡面,這是其中一首。
你笑得毀滅像海 ◎吳俞萱

你知道的,我總沒把時間串起來活過。

剛決定寫些東西時,看到屋外的牆角窩了貓,
牠們靜在時間上;每一個味道都乾淨地在那裡等待,
它們用時間等待時間。

你已經知道我的夢了嗎,在每次進入又離開的轉身裡?
如果我旋進你的夢裡,是沒有影子的光,
你要成為我的神,才能牽著我起舞。

告訴我,你聽見閃動和明天,我的永遠了。

窗外有溪,像吻,比記憶流得慢,卻暗得比我還清晰。
有時我會放慢腳步,有時會想你

有更多的時間,我在分辨陰天的貓是溫柔的,還是像你的。

錯過像風,你會淡忘味道。

這個冬季很有質感,像你的體溫。
我適合穿毛衣來來去去你的末梢,也許也適合噴嚏。

你玩貓時,笑得很毀滅,像海。

我洗襪子的時候,儘不呼吸。
想你的時候,儘不梳頭,不想起時間。
我已長髮了,裡面有缺了角的夢,無法再隱身,它們和冬一樣有
慾望。

基本上它雖然有標點符號,但是你不會覺得它是散文,可以是詩意散文或散文詩。我在當時才意識到,就是我內部的惶恐,內部的那個驚覺才突然爆炸般地開展,看她部落格時我人在高雄,當晚就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淩晨兩三點,發現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不能再待在這裡。我當時突然有一個奇怪的衝動想要離開高雄,去一個我不知道哪裡的地方,反正不是能待在這裡,我必須做點什麼,我半夜騎摩托車出去,騎到統聯,坐上了客運,下了台中,我也隨便找一間民宿,我就住了一晚。當時也沒有認識的朋友在台中,是非常不熟悉的城市,也不知道去哪裡,反正好像也就只能去那裡,就在台中過了莫名其妙、恐慌的一夜。隔天醒來,我就寫了對我來說第一本詩集最重要的一首詩,也就是〈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任明信

/
關了燈後
傢俱接連死去
螢幕的光映在他臉上,閃爍
空氣像深海
房間裡有人的心在跳
一些聲音不再被忽略

/
花瓶裡的花不會
在被觀看的時候凋零
你在陽台點菸
那明滅是宇宙裡全部的星球

/
杯子要破的時候
人是不會察覺的
懂得裂開的杯子往往用得更久

/
捉迷藏

躲得越隱密的小孩
越是渴望被發現
天就要黑了
這次又沒人找到你
習慣就好

/
身體會留住他人的輪廓
記憶只會是自己
想要的樣子

/
謊言被拆穿前不也真實
我們各自認領了他人的喉結
用最好看的臉來
粉飾太平

/
路上

輾過別人輾過的動物屍體
不要用別人的方式難過

/
而難過是等值的嗎
我們的傷心是否一樣

/
你自己走

遇到一些善良的人幫你開門
你要說謝謝
確認好門的位置
自己走進去

那個狀態就是完全是被人打到,不知道為什麼,一覺醒來,文字就自己發生了,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像咒語一樣不斷地出現。也是在那個過程中,我發現當時完成的時候,完全沒有那個斜線,它沒有那個段落、沒有明確的分記,像被附身一樣,突然跑出來了。然後我才發現這好像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自己的形狀,它們原本不像一個詩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好像太破碎了,沒有辦法凝聚出意義,沒有辦法聚焦,但我心底非常地清楚,它就是〈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儘管這個題目跟內容好像沒有一個明確的關聯性,但這就是我了。對此我好像無能為力,也只能接受,這就是我自己的樣子,它們就是這麼的破碎,它們不需要我以往認知的「完整」。
在影響自己的人之中,不得不談的一定是顧城,但真要談顧城,我們今天兩個小時,了不起講他四分之一。他把自己的生命、創作旅程分成了四個階段。第一個是「自然的我」;第二個是「文化的我」;然後是「反文化的我」;最後一個是「無我」。實際去看那四個階段,就會發現核心好像是一樣的,但是他文字的質地、語氣跟口吻差異非常大。他在意的東西好像突然被翻轉,他在挑戰的東西突然都翻轉了。對我來說那四個時期,只要誰隨便做其中一個時期,我就覺得他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詩人了,我就可以愛他了,但顧城一個人完成了四個,這四個都是他。所以要講他是講不完的,基本上,然後我就列舉一首詩〈熔點〉。

熔點 ◎顧城
陽光在一定高度使人溫暖
起起伏伏的錢幣
將淹沒那些夢幻

橘紅色苦悶的磚
沒有一朵花能在土地上永遠飄浮
沒有一隻手,一隻船
一種泉水的聲音
沒有一隻鳥能躲過白天
正像,沒有一個人能避免
自己
避免黑暗

詩的題目是〈熔點〉,基本上可以想像,固體的物質進入液態的一個融化的、毀滅的、性質轉換的狀態。『陽光在一定高度使人溫暖/起起伏伏的錢幣/將淹沒那些夢幻』,錢幣作為一個意象來說,它當然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務實而殘酷的東西,他說錢幣會淹沒那些夢幻。一開始看時,陽光和錢幣的那個連結聽起來好像是有點牽強的。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錢幣?某一天我看太陽時,突然發現,在用攝影機或是用相機時,特別是戴眼鏡的人,用眼角在看太陽的時候,移動的時候,會有一個光的棱角,像鎖鏈一樣的條塊,它會隨著你的視線而移動、閃動,對我來說那個好像就是起起伏伏的錢幣。由陽光傳遞出來的錢幣本身好像就是某種夢幻,顧城卻說『將淹沒那些夢幻』。『橘紅色苦悶的磚/沒有一朵花能在土地上永遠飄浮/沒有一隻手,一隻船/一種泉水的聲音』,你會發現不知道他說什麼,就是『沒有一朵花能在土地上永遠漂浮』,沒有手,沒有那樣子的手、那樣子的船、那樣子泉水的聲音,你不知道他感覺到什麼,但詩人就是給出來了,『沒有一隻鳥能躲過白天/正像,沒有一個人能避免/自己/避免黑暗』,前面的邏輯突然收束,你又可以很明確的發現它是有亮點的,『沒有一隻鳥能躲過白天』,沒有錯,但為什麼要躲過白天?那隻鳥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要渴望躲避白天?沒有辦法躲過白天,牠是可喜的嗎?牠是可悲的嗎?正像沒有一個人能避免自己避免黑暗。顧城的詩對我來說它是非常命定的,可以說是某種命運絕望,但那個絕望,對我來說也是因為顧城他是對生命非常有愛,非常有希望的,所以他才有辦法看到絕望。下一首我選的是海子的〈單翅鳥〉。

單翅鳥 ◎海子
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
為什麼
頭朝著天地
躺著許多束樸素的光線
菩提,菩提想起
石頭
那麼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
都很陌生
堆積著世界的一半
摸摸周圍你就會揀起一塊
砸碎另一塊
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
我為什麼
喝下自己的影子
揪著頭髮作為翅膀
離開
也不知天黑了沒有
穿過自己的手掌比穿過別人的牆壁還難
單翅鳥
為什麼要飛呢
肥胖的花朵
噴出水
我瞇著眼睛離開
居住了很久的心和世界
你們都不醒來
我為什麼
為什麼要飛呢

對我來說,顧城、海子跟葉青都是我覺得狀況不好,心情沒有那麼穩定的時候,最好先不要看的詩人,因為他們詩的意象跟死亡的連結非常巨大。以這首詩來說,它的題目對我來說已經非常驚人了,牠不是一般的鳥,牠是只有一隻翅膀的鳥,但為什麼沒有說,單翅鳥好或不好,詩人只是一直扣問:「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反過來問,為什麼是單翅鳥不飛呢?第一段說『為什麼頭朝著天地/躺著許多束樸素的光線』,就看這個你就可以發現海子的文字技巧很高,因為飛翔本身他說是『頭朝著天地』,它是前往,像游泳一樣移動的過程,跟以往我們覺得飛翔好像是一種自由,它是一個翱翔的狀態不一樣。因為頭不是朝著天,就是朝著地,他說『躺著許多束樸素的光線』,那意象又有點溫柔在裡面,他躺著光線在移動的,而不是飛翔。『菩提,菩提想起/石頭/那麼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都很陌生』,菩提如果你去查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有點像是某種大智慧好了,也就是佛學裡面會有一個說法是「證菩提」,也就是你領悟了一個終極的智慧、領悟了一個終極的慈悲。但海子基本上就在翻轉這個東西,也就是『菩提,菩提想起/石頭/那麼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都很陌生/堆積著世界的一半/摸摸周圍你就會揀起一塊/砸碎另一塊』,對我來講這有點可怕,因為海子就在翻轉,真的得證了又怎麼樣?真的看到了那個大智慧,就能看破嗎?你就能夠慈悲嗎?他看看這個世界,還是有那麼多石頭,它們堆積在世界的另外一半,你在得證的時候,你反而不會去做什麼溫柔、包容的事情,你會撿起一塊,然後默默砸碎另一塊,這是海子的詮釋。
『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我為什麼/喝下自己的影子/揪著頭髮作為翅膀/離開』,可以想像那是非常強烈的意象,一個人揪著自己的頭髮,烏黑的頭髮像馬尾一樣,像單翅鳥一樣,好像某種山海經裡的妖物,像是飛頭蠻,一個讓你不舒服,非常強烈的意象。『也不知天黑了沒有/穿過自己的手掌比穿過別人的牆壁還難/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我每次讀到這邊都有一種被快要被逼瘋的感覺,單翅鳥牠發生什麼事了?『肥胖的花朵/噴出水/我瞇著眼睛離開/居住了很久的心和世界/你們都不醒來/我為什麼/為什麼要飛呢』,最後一段是比較絕望的、悲傷的,也就是單翅鳥長得比較畸零,不為世界所接受,反而好像是比較清醒的。因為每個人都在夢裡沒有醒來,我到底為什麼要飛呢?我為了什麼而飛?我為了誰而飛?為什麼是鳥就要飛?對我來說,他好像丟出了一個非常本質的質問。我在研究所看到這兩個創作者的時候,對我來說認識顧城跟海子,可以做一個明確的分水嶺,看懂他們的東西之前,跟看懂他們的東西之後,那個生命的狀態是有一個絕對的差異。但就像是我前面說的,我也跟大家說狀況不好不要看,葉青不要看,邱妙津不要看,大家等到照顧好自己再來看。那個時期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人必須要經歷過那樣子巨大的痛楚,或是真的要非常親近死亡,才能夠做出深刻的書寫,才有辦法看到生命的核心。
後來也遇到了另外的創作者,蘇淺,一個女中國詩人,她的東西對我來說跟顧城跟海子一樣,簡約而力道的。非常不一樣的是,蘇淺的詩非常有愛,她對於生命的熱忱跟喜悅,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剛才選的顧城跟海子,顧城也是有非常明亮,非常歌頌生命的詩。海子在寫大自然的一些意象,有一首詩叫做〈活在珍貴的人間〉,那首詩也寫得非常美,那個希望跟絕望是並存的,詩人沒有辦法忽視,所以最後才會活得這麼暴力。但蘇淺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啟發,因為蘇淺的東西也非常深刻,又非常有光。稍微讀一下好了,雖然我應該是只有選這一首。

那時花開 ◎蘇淺

在深夜的街道上,我不會獨自行走
路燈會把我的影子拉長,我的孤單在那上面

我不會打擾聚向燈光的飛蛾
如果我愛,它們小小的身體要的不會比我更少
在街道邊我曾有過深深的吻
迎面而來的大巴閃亮的大燈一直
照進我的現在

那時我懷有青春的力量
我的愛光明,純潔,不懂得遮掩

蘇淺有一本繁體詩集,只有一本,就是《出發去烏里》,先鋒出版社出的,我非常推薦買的,因為他那本詩集有分很多集,他在中國其實已經出了三四本詩集了,《出發去烏里》是選集,所以我自己覺得CP值超級高。我在看蘇淺時,重點是感受,而不是悲傷本身,不是聚焦在那些痛苦,好像真的把生命看透了,也可以寫出快樂的詩,力量非常大。詩一開始他寫說「在深夜的街道上,我不會獨自行走」,明明就是我自己一個人,為什麼我不會獨自行走路?「路燈會把我的影子拉長,我的孤單在那上面」,我不是獨自行走,因為我有一個東西陪我,就是我的孤單,路燈把我的影子拉長,我們陪伴著這個夜晚,在這個深夜的街道上,「我不會打擾聚向燈光的飛蛾」,我不會打擾,聚向燈光好像是他們的宿命,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我愛,它們小小的身體要的不會比我更少」,「如果我愛」這是蘇淺的一個非常經典的語氣,在其他詩裡面也有相同的表現方式,就是「如果我愛」。在一首詩裡他也講過,當他一愛,他可以讓死去的春天再活過來,在這裡他是說「它們小小的身體要的不會比我更少」,好像那個大小不是問題,而是我有沒有愛,如果我對他們都可以投注愛情,可以投注我自己在裡面,那就算是那個小小飛蛾般的身體,也可以是非常巨大的存在。「在街道邊我曾有過深深的吻/迎面而來的大巴閃亮的大燈一直/照進我的現在」我在這裡曾經也有過美好的一個記憶,「那時我懷有青春的力量/我的愛光明,純潔,不懂得遮掩」。讀蘇淺的詩對我來說是另一種過癮,跟另外一種開心,她也確實有撫慰的力量,顧城、海子、蘇淺,都是很值得看的。
也是在那個時期,就是創作瘋魔時期,某一天意外跟朋友在聊天的過程中,寫出了這首詩,它是我第二本詩集最重要的一首詩,所以它變成我那本詩集的名字,也就是〈光天化日〉,稍微讀一下。

光天化日 ◎任明信

我不相信
那些說他們一生磊落的人
他們往往過得很好
我不相信那些
太幸福的人

我知道我開過最好的花
我用血餵養它
你可以靠近看
請別將它摘下
不是所有的容器都適合它

我不知道
要看過怎樣的風景
才能算抵達
曾經也有好人愛我
可惜我的
愛太驕傲
常覺得人生太短
能被解開的結太少

我終日在結冰的湖上行走
擔心滑倒
冰層太薄
你並不需要知道這些

有的人挖心
需要麻醉
有的人可以徒手
你不要羨慕他們
要活下來
當那個可以
把心再放回去的人

這詩基本上是跟〈你沒有更好的命運〉一樣,在一個偶然之下,氣很順的、不知道為什麼就莫名奇妙寫完的詩。對我來說,顧城跟海子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他們就是可以直接把自己的臟器明著擺出來在你面前跳給你看,他們的力量、他們的本事就是可以徒手,所以這首詩本來寫到『有的人可以徒手』,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寫的過程中有一個奇妙的聲音突然出現,就是好像在跟自己說,『你不要羡慕他們』,那個聲音的後續『要活下來/當那個可以/把心再放回去的人』,到這裡才突然發現,原來這樣才是完成。但大家可能也會發現這首詩跟「光天化日」有什麼關係?我自己也不知道有什麼關係,我寫的時候也不知道,甚至「光天化日」我為什麼要用這個詞,我也不知道。只是後來當我在重看、再看、再看,我發現中國的成語真的有一些非常奇妙、有趣,像「光天化日」原本應該是說「大白天底下」,就是一個明朗的一個清楚的狀態,沒有在講這個狀態底下發生了什麼,但我在後來再看,突然對「光天」跟「化日」有一個奇怪的感覺,順序應該是這樣子的,因為太陽本身是那個光源,是太陽所以才有光耀的天地、才有光耀的天空,本質應該是這樣的。但「光天化日」好像是說,不是,不是這樣,反而是倒過來,你是先看到那些光,跟看到天空,是它們的聚集、匯集變成了太陽。你所有經歷的那些光、所有經歷的那些風景,最後它聚焦了,成為一個明確的形狀,成為一個核心。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覺,但我那時候想到這件事,就是覺得雞皮疙瘩,想說真是鬼附身,怎麼會寫出這種東西。

讀者:你剛才提到說,有些詩是你狀況不好的時候儘量不要看。我在想鄭聖勳的詩,我覺得其實他是非常很快樂的,他覺得很快樂,他的愛是那麼的深,那麼激進,完全沒有自己在裡面。其實那個狀態很像蘇淺在談自然的時候,在談那些森林的那些話,我讀的時候反而覺得像是在讀葉青的詩,就覺得很奇怪,明明應該是那麼快樂的愛,可是我看了只覺得很難過。
任明信:鄭聖勳,不知道大家不知不知道這個人,他有一本詩集叫《少女詩篇》,目前只有一本詩集,而且它也絕版了,如果你不巧在二手書店看到,我很推薦你買,因為它很好看,它的前言跟後記都非常的精彩。但是因為一開始說你在看他的東西的時候很有愛,我非常同意,但是他寫的時候那個狀態很快樂,我就要深呼吸,我覺得他的東西也是超可怕。應該這麼說,因為鄭聖勳那本詩集叫《少女詩篇》,看的過程就會發現,他真的超少女,有一個非常粉紅的狀態、心花朵朵開的狀態,的確很美。像是他的詩集裡面有一個檸檬的系列,檸檬之一、檸檬之二、檸檬之三,我覺得很可愛,非常有趣,但他詩集裡面有些事是非常可怕的,要拿來類比的話,他的等級跟葉青是一樣。那些詩在你狀態不好的時候,真的比較好看,哭出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讓你暫時失能也一點也不奇怪。就算是蘇淺也有比較黑的詩,顧城跟海子也有快樂的詩,比重多寡而已。這些不違背,一個人不會只會只有一個單一的面向,一直在寫虐情詩,他真的沒有在覺知快樂,他有可能有在覺知快樂,而沒有寫那一塊,他的創作不一定是為了那塊,但是對我來說,痛苦一定是,你有多痛苦,就代表你曾經有多快樂。說穿了是這樣,你有多恨這個世界,就代表你有多愛這個世界,它們是一起的,恨就是愛,本質是一樣的,如果你對這個東西你不在意的話,這個東西沒有辦法傷害你,永遠都是你在意的東西才弄得到你。然後反正鄭聖勳你不看,真的不知道,因為沒有辦法說,光是他的前言跟後記力道都非常強,我今天這裡就跳過不談,因為發現後面好像還有一些東西,我們再看看再聊。
我這邊選的是的畢贛的《路邊野餐》的其中幾首詩,可能大家知道畢贛是因為他的紀錄片《路邊野餐》。我自己覺得《路邊野餐》這部紀錄片非常好看,他這詩集也非常好看,他的同名詩集就是《路邊野餐》,我自己覺得CP值也非常高,因為它裡面有《路邊野餐》的劇照,它是彩色印刷,還有畢贛自己寫的詩。畢贛的詩我沒有辦法講說好不好,但是我是非常喜歡,第一個點是關於文字掌握本身它就是好的了,另外一個是我有次在高雄的時候有看到他本人,他那個時候來三餘書店,有一個很奇妙的聚會。一般來說,電影一般都是映後座談,但它是映前座談,因為高雄電影館剛好在播他的電影,在映前,書店就邀請他來分享他的詩集。但他來了之後,他好像不知道為什麼他要來,就是他那個狀態,他跟他的朋友,那個朋友好像是他的經紀人,還是他朋友,我其實搞不太清楚,總之他們兩個就一起來。他們兩個人來的時候,兩個人都ㄎㄧㄤㄎㄧㄤ的,他來的時候就是,他就問場地在哪裡,就說在三樓,然後他說會有人開場嗎?我們就問他說會需要有人開場嗎?他就說不用、不用、他自己來就好,我們就好哇、好哇、好哇。因為第一次看到他,還摸不清楚他的性子。在講座開始之後,他就說那我們現在要怎樣?那我們現在要幹嘛?我來這裡幹嘛?他就說其實他剛才去朋友那邊喝酒過來,然後我想說不用你講看也知道,雖然他沒有臉紅,但就一副就是喝很大的樣子,他跟他朋友都非常放鬆的狀態。就說要來談詩集,他就拿那個《路邊野餐》的詩集說:「這個詩集沒有什麼好談的。」就這樣放在桌上,然後他就說現在要做什麼?然後就超尷尬,大家都在發呆。因為通常你在講座,你不會預設說你一去就要帶著滿滿的問題來問他,你應該就想說看看他怎麼講他的電影,或是他怎麼寫他的詩集,但畢贛都覺得那沒有什麼好講。好在是那場有做功課的觀眾,其實他是一個文字工作者,他其實是想要來採訪畢贛,所以他功課做很足,他就開始問畢贛問題,畢贛也才開始回答。你大概看過他的訪談,你也會知道當他在講他的電影,例如某一段為什麼這樣拍?為什麼不那樣拍?他會很真心誠意的回答你說,因為他沒錢,他只有這個東西,他就是請不起那些高級的器材,所以他就自己把攝影機架在貨車上,一直開、一直開,拍了N次,終於覺得那個效果好像是他要的,他就是一個非常真性情的人。所以我在看他的詩的時候,反正我自己喜歡的詩集,都不只是因為他的文字,最好可以讓我看到他這個人,我就可以確認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發現他就是人如其字,《路邊野餐》這本詩集每首詩都沒有題目,只有編號,我跳著選幾首,也是稍微讀一下。

◎畢贛

蕩麥的公路被熄火延長
風經過汽車後備箱
人們在木樓裡行歌坐月
機器伴隨著機器的光
我花了很長時間分辨出痛苦不同於汽油
它可以沉入河流底部
但我希望痛苦能夠揮發
花香無法加重花香潛入水底
記憶卻覆蓋記憶飄在身體表面
人類代替人類掌管家園
地獄顛覆地獄成為天堂

詩的前面給出畫面,給出一個風景,有一個人在移動過程中,他看到了一些東西,只是他第五行就已經有一個非常平淡的展開,一個平淡的超展開,『我花了很長時間分辨出痛苦不同於汽油/它可以沉入河流底部/但我希望痛苦能夠揮發』,也就是汽油這個意象,汽油它本身帶的是某種能量,因為我們可以拿來加油,但汽油本身又可以拿來做一些毀滅性的事情,他用汽油這個東西,『痛苦不同於汽油』,我們一般不會把這兩個東西做出這樣的比較,但他會說,因為痛苦比較重,『它可以沉入河流底部/但我希望痛苦能夠揮發』,就在這種小地方,有沒有天分,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好像只是在講話,但是他卻講出了一些你無法反駁的,好像是事實、真理就是這樣,『人類代替人類掌管家園/地獄顛覆地獄成為天堂』。

◎畢贛
許多夜晚重疊
悄然形成黑夜
玫瑰吸收光芒
大地按耐清香
為了尋找你
我搬進鳥的眼睛
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這詩我想說我也不要解,因為他的詩跟他的電影一樣,有一部分它的結構、主軸要表達的東西是很明確的,但在那過程中,又有很多不解的詩意存在,對我來說這一段的亮點也就是為了尋找你,『為了尋找你/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第三首。

◎畢贛

冬天是十一月、十二月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當我的光曝在你身上
重逢就是一間暗室

冬天是十一月、十二月,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他突然展開了一個奇怪的事實,也就是冬天不是只有十一、十二月,而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整整半年都是冬天。『當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間暗室』,「重逢」跟「暗室」我自己覺得意象是非常精巧的,因為重逢是光本身,我們可以想像的,它是一個短暫的、急促的,難以抹滅的,甚至它會留下一些印象,一些記憶的片段,我們比較少看到這樣去使用「暗室」,但他用得很自然。最後一首詩。

◎畢贛
彗星打來的電話
聽著像藍調
它醉醺醺地說
現在
你的外婆
比你更了解宇宙

這首也是有點沒頭沒腦,他每首大概都是這個狀態了,有時候時長時短,《路邊野餐》其實也是有一些這樣殘酷的詩,我沒有特別選那些。這首如大家所見,一開始慧星打了電話,從一個遙遠的地方打過來,『聽著像藍調/它醉醺醺地說/現在/你的外婆/比你更了解宇宙』,為什麼啊?外婆怎麼了?外婆去哪裡了?為什麼現在比你更了解宇宙?基本上它裡面藏了一個,通常我們面對某些創痛或是經歷,我們在書寫時,我們恨不得掏心掏肺去做出事物的結晶跟形狀,畢贛他就是這樣去處理的。醉醺醺的一個醉漢和莫名奇妙的一通電話,聽起來像藍調,不著邊際的講一句話,而『現在/你的外婆/比你更了解宇宙』,就這樣淡淡的。請說。
讀者:我覺得可以反向地理解,甚至連宇宙都一知半解的外婆,都更不瞭解那個宇宙。但如果把宇宙連接成整個世界,那可能是在某種狀態之下,更封閉了,比如說內心的某種狀態。以至於我把外婆當成尋常的、世俗的大眾,那我比他們更不如了。這樣會比較能解出來後面的意思。
任明信:我覺得你說得很好,那的確是另外一種可以詮釋,大家不知道剛有沒有聽清楚,剛才那個朋友說,這個外婆也許不是某種程度上有個猜想,我自己可能會把它揣測說那個外婆可能現在人在別的地方,因為有趣的就是,他說的是比你更了解「世界」,不是更了解「社會」,不是比你更了解「環境」,它不是一個接地氣的東西,他說的是 『比你更了解宇宙』,好像是某種更形而上、更接近真理的東西,但是怎麼會這樣發生?我原本直覺聯想成,他好像去到了一個更接近靈魂的所在,更接近本源的地方,我直覺會這樣想,可能過世了。但我覺得剛才這個朋友說的也很好、很美,也就是它也可以是一個百無聊賴的狀態,你的外婆可能打個電話來,懶洋洋地講了些什麼,突然讓你領悟了這個世界的某個真實的面向,那樣也很好。分享畢贛是因為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又想到他,就拿出來講一講,有機會看《路邊野餐》,我也覺得真的是要看一下,因為那個電影也很有趣。
最近莫名又想到阿廖,也分享一下。阿廖他有四本詩集,第一本是《狗樂府》,然後《美國時間》、《無人歌唱會》,然後這是最新的一本叫《尋歡記》。《尋歡記》基本上你去查這個詩人的話,你可能還會知道「新湘語」,他們被歸在一派,他們那一群朋友寫出來的詩,都非常口語、非常生活、非常很不像在寫詩。姑且這麼說,你在看他們詩集的時候,其實會有一種奇妙的快樂,好像不知道他在寫什麼,但是又覺得接到了他在說什麼。然後我選了一些詩,但是第一首,後座力有一點強,這首是〈一年容易〉。
一年容易 ◎阿廖

她說我都想過了
要火化
放在一個廟裡
省得麻煩
不要像以前那樣
跑來跑去
連一塊墓碑也找不到
她問他準備好了嗎
她說如果你一個人
可以嗎

我自己喜歡阿廖的詩,可能有一些類型,〈一年容易〉是其中一種類型。基本上,這個詩你看前半段如果你加上標點符號,或者你拆掉分行的形式,你說他是散文,或者是要說是別的東西都可以。對我來說,阿廖在做的事情,也就是他好像沒有在管他是不是在寫詩,好像不在意詩是什麼,但是他又好像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只是在玩而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在看《狗樂府》跟《美國時間》還有《尋歡記》的時候,你會發現那個語言是一致的,他就是一個非常輕鬆,不為什麼東西而寫,他就講他想講的。甚至很多東西是,開玩笑地說,就是像我們在臉書發廢文的狀態,但是當你在看《無人歌唱會》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文字又非常精煉、非常凝聚,他要堆疊什麼也做得很好,根本就很像另外一個人寫出來的東西,完全不像他的東西。有一次我們有一起對談,我才發現他的狀態就跟畢贛一樣,說穿了,就是很ㄎㄧㄤ的狀態,在開始的時候他也是很ㄎㄧㄤ,當我們在談詩的時候,我自己很喜歡他的比喻,他說對他來說,寫詩就像旅行一樣,只是他的詩是自由行,沒有給你路徑,他就是寫他的,你看到什麼就寫什麼,他說有的人可能是跟團遊,有的人可能是大團,有的人是小團,但他的就是自由行。所以在那場對談裡,幾乎沒有講到他關於創作的理念,反而幾乎都是我在講。第一首我選的是〈一年容易〉,是因為對我來說它最口語的詩裡面,它做出了一個巨大的某種超展開跟回馬槍,就是所謂的舉重若輕,對來說他是有那個能力的,前面就很簡單,直到最後說他準備好了,『如果你一個人/可以嗎』,所以這是非常非常平淡的宣言,但是這個平淡是不容易的,真的問出這一句話,是不容易的,而題目卻是〈一年容易〉。然後這首是〈要認真看〉。

要認真看 ◎阿廖
以前人的相片
霧霧的
要認真看
後來人的相片
就亮多了
亮多了
又不能看太久

我看他詩集的時候常常有一種,我到底看了什麼的感覺。就像他說的,以前人的相片,霧霧的要認真看,後來人的相片就亮多了,不能看太久,so what?就是你到底要講什麼?題目又是〈要認真看〉,好像他又在督促你,要認真看、要認真看,看什麼?你讓我看什麼?那個奇妙的錯位感,『以前人的相片/霧霧的/要認真看』,看久了後,卻發現這個詩可以玩味的地方。那個相片好像不是相片,好像是某些以前的東西、老東西、經典的東西,電影也好、相片也好、演員也好、詩歌也好,有一個模糊的,但是那個模糊是有重量的、有厚度的,所以你要認真看,你要把自己看進去,才能夠看到那個東西。後來相片就亮多了又不能看太多,他也沒說不能看太久,因為很難看嗎?還是因為太閃了嗎?因為技巧拙劣嗎?他都沒有講,他就是講到這裡,亮多了好像就不耐看了,他就是沒有要講什麼,但是你可以去看到什麼。
風格的誕生 ◎阿廖
說到大頭
說的幾句話
又說到大頭
現在寫的東西
跟以前一模一樣
原地踏步
沒有變化
乃宙說
這就是風格啊
就是沒有變化
才叫做風格

我在其他場講座的時候,有時候都會開玩笑性地問大家說,你覺得這是詩嗎?覺得是的舉手、覺得不是的舉手,但想說就不要問了,這詩就長這樣,就是「風格的誕生」。你看《尋歡記》之前的詩集,你會很常看到大頭跟乃宙這兩個人,他們就是會出來沒事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講幾句幹話,但是這個幹話又好像有某種真理。就是他那個神邏輯、超展開,好像你又覺得非常的有道理,好像風格就是這樣子,不是嗎?
動物那樣跑 ◎阿廖
人太笨了
跟他們說跑步
要像動物那樣跑
他們就去研究
老虎怎麼跑
獅子怎麼跑
貓啊狗啊
怎麼跑
真是沒救了
人就是動物啊
停止思考
人就是動物了
停止思考
身體就會帶著人跑
就像動物那樣跑

這也是,講啥潲?在幹嘛?這還要你講嗎?可是,好像還蠻需要被提醒的。他一開始在婊人,人太笨了,笨成這樣,跟他們說要像動物那樣跑,結果他們真的去學動物,好像我們真的會在某些時候,忘記我們就是動物,我們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只是在想說我們要怎麼親近自然,因為我們不是自然。我們沒有當做自己是自然,我們一直在區別自己不是畜生,我們不是禽獸,但我們為什麼不是?我們一直在否定,一直在區別,那個形而上、形而下的東西,但他基本上就有點像在打臉,就是你怎麼會忘記自己是動物,你怎麼會覺得你自己可以割捨這個東西。看的過程就會覺得很好笑,但那個好笑又有一點動見,這就是我覺得他詩有趣的地方。
搞清楚 ◎阿廖
一個聰明的人
他處處聰明
他開始聰明
他結束也聰明
他開始說對了問題
他結束給對了答案
問題跟答案
他不會搞不清楚
笨的人才搞不清楚
笨的人一直搞不清楚
笨的人笨死了
笨的人笨死了
他怎麼搞清楚

你會發現他的確就在講話,甚至在講幹話,『笨死了』,但是他講聰明的人處處聰明,他都不會問錯問題,也不會給錯答案,都不會搞不清楚,他都很清楚。因為『笨的人才搞不清楚/笨的人一直搞不清楚』,因為笨的人很笨,所以他當然搞不清楚,這好像是廢話。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在想這個事情的時候,我突然兜到了一些現實世界,像是大家可能有一個印象,是我們曾經有一個……
讀者A:機關槍貓嗎?
任明信:那是什麼?
讀者A:就是姚文智用拿機關槍的姿勢拿貓,昨天還是前天的記者會,然後他就這樣抱著他貓咪的腳。
讀者B:他前肢跟後肢各抓兩隻拿著,抱貓,用拿機關槍的姿勢抱貓。
讀者B:就是他也搞不清楚。
任明信:哦,你用這個東西來回應「搞不清楚」,像剛才我就是搞不清楚,剛才我要舉的例子是什麼?搞不清楚,對,我好像之前也舉過一樣的例子,沒關係聽過就再聽。不是我們曾經有一個國家元首,就是一個便當吃不飽,那就吃兩個。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已經不是覺得荒謬了,我覺得是非常地悲哀,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怎麼會有國家元首有辦法說出這種話?但後來看到這件事的時候,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突然想開了,因為笨的人笨死了,他就是搞不清楚,那個搞不清楚,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真的不懂,他是真的不懂。簡單來說,如果你沒有餓過,為什麼會珍惜食物?你會珍惜食物嗎?你沒有真的經歷過那些,沒有窮過,你當然不會珍惜金錢。所以突然發現那個搞不清楚也就是這樣,因為他沒有,他是真的不知道,突然搞清楚了。
讀者:我突然想到林季鋼之前在寶藏巖講的事情。他一直以來都勸導大家要環保,不要生小孩,他那個時候說,生到笨的就算了,生到聰明的會很慘,聰明的都知道所有事情,笨的就可以很快樂的活下去。譬如說恨這件事情,笨的人覺得我就是很恨,恨到底就好,但聰明的人會知道恨後面有愛,但是他又做不到愛這件事,一直痛苦然後死掉。但笨的人就是哈哈,我要恨、我就是恨你,然後死掉。
任明信:反正最後都會死掉,但是過程好像笨的人比較快樂的,這跟蘇格拉底在問的大家可能都聽過的一個陷阱題,你要當快樂的豬或是痛苦的人。我沒有要問大家的意思,只是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都是會想到這是什麼爛問題,怎麼沒有快樂的人?怎麼會沒有這個選項?還是說有人想要當痛苦的豬?這我就不知道了,但難道沒有那個可能嗎?對我來說,蘇格拉底問這個問題,背後有一個脈絡的,他不是要告訴你,要不要選擇快樂,只是要你去思考、關照。對我來說,你就是要去看到最後,才有辦法去選擇,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剛你用了林季鋼的例子,就是你有一個小朋友,他笨笨的,搞不好還可以快樂地長大,但是真的看了比較多、感受性比較強的,相對就比較辛苦,事實就是這樣,同樣經歷的生活,感受性越強的人就是越容易受傷。對我來說,用〈搞清楚〉這首詩來說,至少他們是搞清楚的,他們的風景已經是更精彩的,他們已經走到更遠的地方了,搞不清楚地就是還在很前面,還在摸索。用我自己舉的例子,可能就像多元成家的議題,像護家盟的狀態。當我跟我朋友聊到時,我朋友就會很幹地講說哦,還是不能結婚,是咧,是咧,講三字經,就是還要還要搞多久,但是我都會想要跟他們說,比較起來我羡慕他們,因為他們離愛是很近,他們就是愛本身,他們在那個東西裡面,所以他們的功課對我來說已經相對比較容易了。可是其他人,對於反對這個議題,或是完全不想理解的,還要走很久,對我來說他們是更辛苦的,他們還要帶這個東西,他們還要痛苦非常久。〈祝你幸福〉,這首也是一首我覺得很可怕的詩,稍微讀一下。

祝你幸福 ◎阿廖
一個說
一個被說
說與被說
彼此之間
有一種關係
關係確定了
距離也拉開了
拉開到遠遠的
這種狀態的時候
你就可以說了
祝你幸福

這是詩集裡面,少數我覺得比較重的詩,像〈一年容易〉和〈祝你幸福〉對我來說就是,一開始看也很困惑,不知道什麼叫做『一個說/一個被說』,怎麼不是一個說一個聽?他說『一個說/一個被說』彼此有一種關係,不知道是什麼關係,但關係確立了之後,距離就會拉開了。距離拉開、拉開、拉開,拉開到了一定的程度,拉開到夠遠,像現在這種狀態的時候,終於有一件事可以做了,就是你可以說『祝你幸福』。給出祝福這件事,好像非得經過漫長的等待、耗損,疏遠到一個程度,才有辦法真正給出一個東西,在我們還在身邊的時候,反而沒辦法那樣地祝福。說與被說的關係,我一直覺得很微妙,到後來才想通那個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與被說,因為當你在說的時候,另外一個對象不一定有在聽,可能只是在「被說」。他被你說,他剛好在那邊,並被你的話語經過,他沒有在聽。對我來說,詩人拉出很幽微的東西,因為那樣的關係、距離,到最後才能夠讓這件事發生,也就是祝你幸福,它是一個中心的狀態,它是一個祝福,好像也是一個心酸的祝福。祝你幸福,但那個幸福已經與我無關。這也是他詩集裡面,我覺得很後座力特別強的其中一首。

一個人牽一隻狗 ◎阿廖
一個人牽一隻狗
手裡拿一根掃把
走在人行道上
狗大便
人用掃把去掃
掃到路邊
草叢
人看不到的地方
狗大便
靜靜的
躺在路邊
草叢
人看不到的地方

任明信:就是……這要解什麼? 

讀者:有一本小說,主角好像是一個雙性人,他認識一個女孩子,那女孩子好像有癲癇,那個時代背景大概是在日治時代的臺灣。主角他們通常都是跟那個女孩子結伴同行,有時候是兩個人,有時候是三個人,可是有一天他們很不幸的,在某一個下雨的下午,那個女孩子的癲癇發作了,他們就找一個草叢,沒有人看到的地方,然後她就這樣死掉了。
任明信:哇,真的是很慘,我沒看過那個小說。但是我一開始看到這首詩時,我也延續了前面那個哭笑不得的,有說好像沒說的狀態。的確,我後來在想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是一個輕鬆開心的在看這首詩,不只是用那樣的方式。這個首詩的確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人牽一隻狗,就是遛狗,他拿著一根掃把,走在人行道上,他沒有帶畚箕也沒有帶塑膠袋,就把狗大便用掃把掃到路邊,掃到草叢,掃到人看不到的地方。作者只是在講這件事情,但後面卻又說,狗大便『靜靜的/躺在路邊/草叢/人看不到的地方』。你剛才分享的那個故事就真的是這樣,因為狗大便,像大便這種東西,那個就是誰不會大便?說穿了是這樣。狗大便也是一個很自然的東西,但是它就是在那裡,儘管你掃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它就是在那裡,好像也是在說我們的日常就是有這樣的東西,無法避免,它就是會出現,會在你的生活中佔一席之地。儘管你把它掃到路邊,你看不到,但它仍在,好像是一個中性的狀態。雖然我們在看的時候好像都會覺得很可愛,或是覺得有點笨笨的、有點有趣,這也是阿廖我喜歡他的其中一個面向,就是他真的就沒有在講什麼,但你會自己腦補,去對號入座,就看到很多奇妙的況味。會分享畢贛跟阿廖,也剛好也是剛好最近剛好想到,影響過我的創作者其實非常多,如果要講其實也一時半刻也講不完,所以我就是跳著、想到誰就講誰,然後慢慢的這些東西也影響了我的內部。

在研究所時期都會開玩笑,跟創作的朋友都會開玩笑的講這件事情,就是給彼此一個祝福,也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寫出快樂的詩,因為這件事情真的是我們半開玩笑,把它當作終極的命題,因為我們好像只容易在悲傷跟痛苦的時候去凝聚出作品,凝聚出比較好的作品,快樂的時候也會寫,但是寫出來的就覺得比較像垃圾這樣子,但是慢慢、慢慢的,我因為生命狀態改變,中間也是因為發生很多事情,我好像慢慢可以真的喜歡過生活,慢慢發現吃飯的樂趣、還有睡覺的樂趣、散步的樂趣、跟人類相處的樂趣、跟自然相處的樂趣,那些東西好像慢慢、慢慢地在感染我的生命狀態,這是比較後期的詩,比較最近的詩,然後它跟我以往寫的在探問世界的語氣,跟思索內部跟對於死亡跟愛情的質疑好像都不太一樣了,我也是稍微先讀一下這首,〈去過靜慢的生活〉。

去過靜慢的生活 ◎任明信
/
祂緩慢地替你開門
時間漫長
需要巨大耐心

/
但耐心是有用的
耐心會換來一方遼闊

/
生命
本質是遊戲
你要盡興
可以認真
但不能當真
願你有一天看穿

/
清醒地獨酌
不在意天份和機率

這個身體有它想做的事情
而你已經離那些很遠

/
去過靜慢的生活
像樹一樣照顧自己
擁抱塵埃
珍惜根莖
在任何地方都能夠長成

/
要習慣雨
而不是傘

當一個心地純粹的人
不被任意事物收買
讓智慧匹配你的年紀

/
只過靜慢的生活
離光很近
陰影於是顯得巨碩
願你也愛自己的陰影
如光愛你

/
你若已到達便無須再走

這是今天最後一首詩,就是我自己寫的,還沒有出版,這也是我生命歷程的比較近的一些感念。中間當然是有一些轉折,真的去談這些轉折,好像一時片刻也處理不完,回到前面做一個呼應,創作本身是一個探知、覺知的路徑,也就是最終牽扯到一個最終極的命題,我認為是人的覺醒。用境界來說,可能大家聽過「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我自己是這樣看的,大徹是明白、清楚、洞悉,但大悟是你確知了這個東西後,你可以身體力行,就活在那個東西裡面,你心裡就沒有那個東西的狀態,對我來說,我自己也還在努力做到這件事情,也就是真正的「得意忘形」,我希望我可以在生活裡,真的感受生活的全部。有一天我可以放下創作的形式,可能不用寫了,但還是可以傳達我內心直覺的喜悅、感受,藉由其他形式,做到某種所謂的共鳴。我後來就在想這件事情,拿這個東西來跟大家分享,來做一個呼應。我們還有一點點時間,我想說,大家聽我瞎聊了快兩個小時,有沒有什麼問題想問,或是有什麼感想不得不說,我也想說一下,大家也可以隨意聊聊,反正就是最後的時間,沒有的話我們也可以就放空一下,一起尷尬一下也沒關係。

讀者:我剛看到最後這首詩蠻訝異的,覺得好像變明亮了,我就在想剛剛一開始你好像又提出那個問題,就是我們出生到底有人問過我嗎?我就想到我看過一個故事,就是搞不好真的有人問過我們,只是我們忘記了,我也好奇這件事情,到現在對你而言,還是一樣的思考嗎?

任明信:對啊,我以前被這個問題綑綁蠻久,因為覺得說不過去。我好像沒有辦法,因為我不確定我有沒有要求過的領悟而心存感激,也就是出生這件事情,這個東西是一個連帶的狀態,也就是對於不是我選擇的東西,我好像就無情無感。如果說是親人、師長、朋友或伴侶,我的順位可能是倒過來,我覺得我的伴侶,我會願意放掉很多心力在他身上,因為他完全是我選擇的,我可以合則來不合則去,我們要不要磨合都可以,是有選擇的,朋友也是。但親人不是,沒有人問過我我想要怎樣的父母,沒有人問過我想要怎樣的兄弟姐妹,師長有時候也不是,我就是遇到了,那個老師就是這樣、這樣、這樣,就是發生了。所以我好像就是不甘心,但是親人這塊,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捩點。我在上大學那個時候,因為要搬出家裡,出去生活,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在那個晚上覺得非常悲傷,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覺得非常對不起。我是單親家庭,突然那個愧疚滿出來,覺得我好像沒有好好對待過他,在這十八年之中,就是我的內部,我知道我是不愛他的,但我沒有對他不好,就是沒有辦法覺得我愛他。我從來都沒有這麼說過,我也不這麼覺得,包括我弟也是,我有一個弟弟,不知道為什麼,在那個晚上不知道為什麼鬼上身,突然開始哭,眼淚流不停,覺得非常愧疚。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就是命運真的是很不公平沒有錯,但命運也是很公平,說穿了,因為它對大家都一樣不公平。我突然意識到,的確我沒有選擇,但我媽也沒有選擇,我是他希望的小孩嗎?我這個樣子,我這個機車又難搞的狀態,他一直不知道我在想什麼,我也覺得他就是不瞭解我,我也是一直在抵抗好了,懶得跟你講了,反正你也不懂,說了你也不明白。他也不得其門而入,但他沒有放棄。

讀者:其實前幾天我第一次打諮詢專線,我不講哪一家。就談論了很多問題,因為它時間超長,可以講一個半小時。然後我們就談論到家庭的問題,就是我跟我媽。接線員超理智,我在這邊哭那麼凶,對方就對我很理智,他就對我說,你談論你爸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其實也是一個小孩,其實他養你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養。那我就想說,關我屁事,就我是一個小孩,可是我碰到另一個小孩對我不好,那我還是沒有理由去接受這件事情,就真的他媽就是一個小孩嘛。後來就想說,因為我們關係真的很差,差到我必須要看不到他,或是我沒有辦法跟他講話,因為我可能講超過三句話,就開始吵架,然後就會傷害對。我想到和家人關係真的不一樣吧,我覺得像你這樣很好,還可以好好的跟他相處。

任明信:的確在我意識到這件事情時,突然發現我心底最重要的關卡也過去了,我媽也常會跟我說她愛我,或者說她對我怎麼樣,儘管她都不理解我,但她沒有放棄我。所以我在某一個時刻也突然意識到,其實我是那個最狀況外的人,我就是那個最搞不清楚的人,因為我媽愛著我,甚至我弟也是,但我覺得我弟也超難搞的,我們個性差超多,小時候不是在吵架就是在打架。我運氣比較好,我是哥哥所以比較會打他,但後來我們後來感情變超好,因為當我發現到我弟好像不恨我,儘管我小時候常常欺負他,但他還是對我非常好,我才發現自己就是那個白癡、搞不清楚狀況的人,他們都比我懂愛太多了。說穿了就只是運氣好而已,我的確被愛著,然後我突然明白了那個東西是什麼,然後我可以去做這件事情,我跟這東西突然和解。我最困惑的時候,其實遇到了影響我最多的創作者,都不是詩人也不是文學界的人,他們可能是佛陀悉達多,耶穌也算是,例如說克里希那穆提、奧修、莊子、老子,我以往讀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把它當成是一種文字藝術在看待,直到我後來真的看懂了,我才明白它那個核心在講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就好像奧修,我在其他場常講,奧修的門徒問:「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為什麼出生?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奧修就說:「只有人類會問這種問題,花不會問自己為什麼開放?也不會問自己為什麼鳴放」他們就是開放,他們就是為自己而開,他們為自己而唱。因為生命是一場盛宴、嘉年華,你所要做的就是狂歡,我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徵求過同意,某種形式上,生命是禮物,它是一個通往某一個樂園的門票。但是可能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遊樂設施,然後不小心斷了一隻手、斷了一隻腳,可能為此心有怨懟,不要忘記是嘉年華,你是來玩的、你是來享受這個生活的。但是悉達多就是另一個說法,萬般皆苦,他會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你是來玩,人生是很辛苦的,你要看破、看通,因為一切都苦,一切都徒勞,不是就不值得活,反正我們都會死,但在死之前,你還是可以做你最想做的事情。一切都徒勞,為什麼不開心地活?為什麼不活出自己?去看破,然後活在當下。對我來說,那也是禪宗的精神,禪宗說,他們有他們的宗旨,但是用淺白的話所謂生活的訣竅、生活的藝術,就是不是去做你喜歡的事情,而是去喜歡你做的事情。用這個當結尾好像很好,喜歡你做的事情,也許也很無奈,但練成了你,就的確那就是金剛不壞,就無敵了,如果你做什麼都可以樂在其中,就沒問題了。

讀者:我聽過一個很奇怪的想法就是,悉達多不是說「萬般都徒勞」?然後在聖經的某一卷,這邊有沒有基督徒?一個基督徒對某一段經文的解讀,然後那段經文的原文是「always bad」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徒勞,我沒記錯的話,那句話應該是出自所羅門王還是上帝,不太確定。就是一個聖經裡面非常重要的先知,然後在那一題的答案,我就寫因為萬般皆苦,你做什麼事情都是沒有意義,我個人比較偏虛無主義這方面。可是那時候那個閱卷的人就回答我說,你這樣的解讀是錯的,上帝是希望說正因為所有事情都徒勞,所以才需要認真地去活,然後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懂他在回答我什麼。

任明信:我好像只能無言以對。同樣是看破,大家的做法差很多,像沙特,他就是很認真地玩,但尼采就做了別的事情,悉達多又做了別的事情,耶穌又做了別的事情。就是你會發現,同樣是做過了,但大家的境界、洞察跟選擇,每個覺知者狀態都不一樣。但裡面的那些層次,我們現在在這邊講,其實也很難去切進那些東西,去把它當成一個最後的祝福,像沙特說的存在先於本質,這可能大家都聽過都知道這句話,但是你真的聽進去、去想這句話,你就會知道,他的意思其實是,你哪裡都不用去,你不用成為什麼。雖然有一個說法是,要去找尋自己,但真正的問題,是你一開始就是自己,你其實不用去找尋自己,你只要在這裡就好了,存在先於本質,也就是你根本不用去弄清楚。說穿了,你不用弄清楚自己是誰,你只要活著,只要接受自己的一切就好了,不用管別人,不要管別人怎麼看,不要管別人怎麼詮釋,你問心無愧就好了。
那謝謝大家今天來,就這樣,謝謝大家。



——講座結束——

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3月詩三百選詩】寫生


〈寫生〉林宇軒

你披上糖衣包裹真實 
像是迷宮,粗糙但引人入勝 
他們看著你說美味,所有入口的 
都註定是良藥 
苦澀只是舌頭尖端 
一幅遮天的素描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寫盡此生


〈寫盡此生〉越樊
用靈魂這枝虛弱的筆,信手
拓印人間這面縱橫交錯的
蜘蛛網在五感尚未消逝
身為個體的表象尚未失色
記錄那一閃而過
以秒速五釐米的物理性質
而凋零的春天
在愛還存有粉色
腳下的秋聲還沒低鳴
水彩紀錄不了那些悸動,正如
不能用文字寫下
每股刺骨的風,或是
那些溫煦的朝陽
心想殘存的笑語不可計量
於是我們開始寫生,像是
初次學習炭筆素描那樣
用一雙看透虛實的水晶,窺探
四季中的陰陽道
解構每項選擇背後的外部成本
直到筆過紙無痕,秋聲中
妳隻手撕碎
推倒角膜殘下的那棵樹
最後我們再次構圖,這次
以自己為模特兒
把那些漫天的星火,揉碎
在潺潺流水
乾涸成這生的糾結
自呼喊
評審評述:
「寫生」是一件事,寫「生」又何嘗不是?作者從一支靈魂的筆出發,練習拓印、配色、乃至於構圖,既是寫生,又是生命不同階段的仿擬與琢磨,架構清晰而精巧。如果有需要小小挑剔之處,則是本作品有些概念先行,作者其實可以把自己再推到更「前景」的位置來,如此「生」的糾結與呼喊,想必會更加震耳欲聾吧。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清晨的天空


〈清晨的天空〉楊敏
你看過清晨的天空嗎 我問
而你笑著說沒有
你說 寫詩的人都這麼浪漫嗎
我沒有告訴你
那只是我數不盡的分秒之中
再也平凡不過的日常
我怎麼能開口說出
即使我吞了藥丸
在夜裡卻還是依舊清醒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魔鬼
它讓你變得自私 變得醜惡
變得習慣黑夜
它把心底啃噬出了一個洞
怎麼填也填不滿
好多東西一直掉一直掉
一直在消失不見
坐上腳踏車
毫無目的地的一直往前騎
嘴裡說的都是對不起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甚麼要說對不起
也許是對不起那些熱愛生命的鬥士
也許是對不起說愛我的家人和朋友
也許是對不起那些被我身上的尖刺刺傷的人們
也許是對不起我自己
又或許只是 覺得這麼一句對不起
就能夠被誰給理解
能夠讓自己好過一點
螢幕跳出你傳來的訊息 你問
今天好嗎
你知道的 我每一天都很好
吃得飽穿得暖
我的生活也就那樣
日夜顛倒
我的生活也就只能這樣
你看過清晨的天空嗎
那是我見過 最悲傷的一幅畫面
我見證了黑夜的殞落與白日的新生
見證了自己昨日的死與今日的生
也明白了自己即使在呼吸
也不是真正地在活著
評審評述:
在這次的作品當中多數的「寫生」都是練習捕捉美好的瞬間,因此我特別想選這篇——寫失眠與黑暗的小品。因為人生往往不只是那些光亮鮮豔的事物,值得記下的,或許更是「好多東西一直掉一直掉/一直在消失不見」的感覺。存在的事物尚且容易描繪,你該如何描繪,黑洞一般的不存在?該如何確認「也明白了自己即使在呼吸/也不是真正地在活著」其實也是一種活著呢?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送別

〈送別〉之夫
遙遠的長亭
外頭有人
而你只是看著
古道邊上的馬
嚼食地平線上的雲
忽略是秋天
我凝望過池水
知道秋意寒涼
你關注黃沙騰飛
讚嘆數大是美
是淪陷的我
無法驅離的鬼
你將不停留
也將遙遠地,同我
感受冬天降生在
古道的草也逐漸死去
池水凍結
也許長亭淪陷
評審評述:
在現代詩裡運用古典的意象與用詞,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技巧;一旦運用得不好,很可能會淪為陳腔濫調。但這首詩運用得恰到好處,同時也在一些適時摻入現代語法所能帶來的現代感受。比如用「……看著/古道邊上的馬/嚼食地平線上的雲」同步形容遠走的人與時間,令人耳目一新;而第三段「感受冬天降生在/古道的草也逐漸死去」,前一句刻意省略了「古道」,把句子結在「在」字上,在句子轉換中懸宕賓語以營造蔓延的氛圍,也是很巧妙的作法。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寫生

〈寫生〉謝舒涵
你牽著我 散步的時候
我總是沒在看路
沒看見 路邊初綻的杜鵑跟三色堇
沿路跟著我們的一叢叢地錢
或電線竿上張貼的尋人啟示
我一輩子只能找一個人
我已經找到了你
我也聞不到
路邊烤香腸攤販的焦味四溢
聽不見他叫喚
「一支30,兩支50,好吃哦!」
你說過那對身體不好
我們不要吃
我們散步
人們說談戀愛能聽見的鳥語
我也沒耳聞
或是花香
我們說好要去陽明山
看漫山漫谷的海芋
我們後來也沒去
但沒有關係
就算跟你在一起會讓我路過全世界
錯過所有美好的小事
什麼都感覺不到
也沒關係
我小心翼翼地
用眼睛把你一筆筆刻畫下來
在我的腦海
以後如果不小心把你弄丟了
還可以揣著你的輪廓
夜夜安穩入睡
評審評述:
青春期戀人之間最為美好的發生,大概就是「你牽著我 散步的時候/我總是沒在看路」了吧。因為眼睛都跟著你了,心都跟著你了,但偏偏又什麼都看了,吃了,聞了,亦虛亦實地說成「沒看見、沒吃、沒去」;作者把這種小小的傲嬌表達得非常清楚,「什麼都感覺不到/也沒關係」其實也是假的,戀人之間所想講的,無非是練習失去與曖昧,而終能珍惜眼前所見所愛吧。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致友人1

致友人1〉鄧容
時間安穩地流過你
而你
平靜地應對著世界
一切有條不紊
也不太嚴重
靜得出奇⋯⋯
我也曾試著
平息下來
停止成一面
無痕的湖
終究是湖
水鳥一啄
漣漪仍會擴散

評審評述:
這首詩很簡單,但一首成功的詩未必要有繁複的意象,減法與加法一樣重要,這首詩作了不錯的示範。整首詩的意念很簡單,面對靜得出奇、甚至可能無動於衷的「你」,最後「我」也只能嘗試抹去你的影響,彷彿成為一面「無痕的湖」;但成為湖的結果,卻是任何一點動靜都會讓湖掀起波瀾。如果再細究詩裡的「水」的要素,時間如水,流過平穩、有條不紊的「你」;而我冀望讓水靜止成湖,但面對時間,一切留存的努力也都是徒勞。在這點上,這首詩也蘊含了更多用心。



【3月詩三百「寫生」入選作品】當世者

〈當世者〉Midori
麥片被咬碎的喀啦聲
留在嘴角的牛奶色餘韻
挑戰被揭開序幕
一點塵埃的揚起印證了
曾奮鬥的痕跡
步履蹣跚的步向永無止境的晚霞
情緒都被平面化
收納進閃爍的方格裡
也想要擁有聲音嘶吼
不斷膨脹的支出和不停被勒緊的喉嚨
於是更用力躲進五光十色之中
閃爍的線條是喘息的聲音
粉碎的彩虹糖被包裝進套裝裡
加工過的回憶被公審著
我們的價值是起伏的數字
渴望是昨夜攀不到巔峰的山
按鍵讓溫情流離失所
舉步維艱的日常
被數位綁架的當事者

評審評述:
這首詩寫現代人的生活困境,用不間斷的物件堆疊出被五光十色綁架的當代情境。「麥片」跟「牛奶」指涉曾立志的童年,但「奮鬥的痕跡」都是塵埃;在一切都被數位化、平面化的世界裡,所有的失落與徒勞也只是讓人們更沉溺在虛擬的安慰之中,最終人只是數字而已。整首詩從希望始,結在無法實現的溫情,當中如「情緒都被平面化」、「加工過的回憶被公審著」都是佳句,雖然可能也有一些比較失準的句子,但整體而言企圖心強、完成度高。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詩三百6月選詩】預防


〈預防〉陳俊翰

防曬乳阻擋陽光
口罩避免傳染
出門前看天氣預報
就不怕被淋濕

【詩三百6月選詩】汪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龔弈芳

你讓我安靜
以此防衛你的心臟
我就像一隻聒噪的狗
在你面前如此卑微
 
某天卻遇上了同類

紅樓詩社第九屆【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徵件辦法

  紅樓詩社第九屆【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徵件辦法 一、         贊助對象: 擬於台灣出版之個人原創文學作品,文稿已全數完成並尚未出版成冊者,均可提案申請 ( 每人限投稿一件作品 ) 。   二、         贊助金額: 1 名,新台幣十萬元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