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臺北市紅樓詩社
2019年第四屆「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決審會議紀錄
會議地點:紅樓詩社辦公室會議室(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五段92巷8號1樓)
出席評審:王柄富、郭哲佑、馬翊航、劉子華、賴君皓(依姓氏筆畫排序)
工作人員:林子弘、劉千惠、涂家瑜
入圍作品:
編號
|
作品名
|
作者
|
05
|
《今天也沒有了》
|
小令
|
07
|
《在伏莽地》
|
崔舜華
|
10
|
《只剩下海可以相信》
|
陳少
|
22
|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
鄭琬融
|
23
|
《臟器外陋》
|
林澄
|
28
|
《黃金語》
|
周駿安
|
29
|
《 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 》
|
詹恩
|
(上半場評審評審個別講評)
逐字稿:
林子弘(紅樓詩社常務理事):逐字稿的整理因為人力有限,所以沒辦法很快產出,但決審的結果會先公布。雖然我們每一屆評審都不太一樣,但製作這個是讓想參加的人有些憑據可以看。
劉千惠(紅樓詩社總幹事):評審目前刻意地都沒有重複過。那我先幫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林子弘先生,他是我們現在的常務理事,也是這個計畫的發起人、紅樓詩社第一屆理事長,今天他會在旁邊陪伴大家。如果有什麼疑問的話,請盡量提出來,都可以為大家解答。
從右手邊介紹起,這位是南方家園的總編劉子華小姐。
劉子華:你好。
千惠:接下來是詩人郭哲佑先生,他也是我們的社員。再來是……
王柄富:我是柄富。
千惠:他是現任臺師大噴泉詩社的社長,王柄富先生。
前面這位是我們專案助理家瑜,是今天的小幫手,大家需要什麼都可以跟她說。再來這邊是賴君皓先生,目前在念交大,也曾經得過台積電文學獎。
賴君皓:(點頭致意)
千惠:最後一位是馬翊航先生,是《幼獅文藝》雜誌的主編。
馬翊航:大家好。
子弘:那我們進入輪流發言,要如何決定發言的順序呢?
千惠:有人自願嗎?或是去年是最晚到的最先發言。
翊航:好,那我先講,早到的福利是晚點說。
今年入圍的七部作品中,有六部是詩作,一個算是文集。我之前聽大部分作者在分享會的時候,發現這些作品跟他們現階段的生活狀態、創作思考有蠻密集的連繫。當然,年輕的創作者預告一種未來的途徑。不過因為這不是一個文學獎,而是一個出版贊助,所以我會考量包含市場性、成書的可能。
也許我提出一個標的跟大家交換一下意見:第一個是我們當然會很看重作品的質地跟重量,在我們可見的整體文學環境裡是不是夠亮眼?能夠帶給人家一種驚奇。在此之外,例如新作者、年輕作者是不是更會需要這樣的補助?或衡量這本書未來在出版上夠不夠重量?等等。但是以收到的紙本的裝幀設計完成度來說,就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我先以當初的報名編號順序來(講評)。先是《今天也沒有了》,小令的這部作品。初選我就滿喜歡這本的,到分享會上才知道她是在很密集的時間內創作完成,與她的生命狀態有很密集的互動。她的書名「今天也沒有了」其實沒有出現在詩集裡。她去買菜,挑不到她的菜,她一直沒有明天,才會回到「今天也沒有了」。情境其實很簡單,就是去買菜,然後搶不過各位太太,或是說她搶不過這整個人間跟她的競爭。明天再去買,但明天什麼都沒有。
書裡面談到很多飲食和市場,我覺得這個「市場」很有趣,因為也有很多人寫飲食、菜市場人生等等,可是市場經歷在她的詩裡變成一種人類世界的競逐 ,有一種比價的感覺。我們都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她把人在市場上受到的暴力或是切除、選擇表現的很鮮明,深入到一種生存的本質。甚至你也感覺到日常的燒焦味、彆扭、資源分配等等。
語言上我也覺得很好。現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用很簡單的語言形成的詩,大家也比較能接受。可是你會發現小令她簡單的語言帶來的新奇感,很明顯的超出用日常語言構造詩句的其他作者。她會一直不斷讓你產生一些懷疑或困惑的地方,這跟她整個內容形式是相合的。我對這個作品的想法大概是這樣。
再來進到崔舜華的《在伏莽地》。我覺得寫長詩真的很難,它需要結構的建築或是整個節奏上的推進,要讓人在非常長的閱讀過程當中不覺得漫長,要產生一些變化。她在分享會提到,雪或異地的經驗讓她的生命警醒、抖擻起來。這本書跟舜華過去的詩作有同樣的優點,就是在感官、意象上非常鮮明,具有豐富度。
再進一步談詩裡面的劇場、情境感。她雖然用一種外人的方式在編排她的「雪地劇場」,但讀起來一直有種逼近某種犯罪的神祕情境。那個犯罪可能是詩的罪,或是某種隱微在雪地裡關於生命的暴戾。如她所寫「埋首編造詞彙的幻術衣」,我覺得這個句子很具體表現了她在長詩裡面所製造的氣氛。
但在整個長詩的節奏營造上,我覺得她應該還可以更跳脫過去書寫的慣性。如果大家熟悉這位作者,這本算是她第五部作品,可能會對她的要求、期待更高一點。
到了陳少的作品《只剩下海可以相信》。這部作品當中有個很豐富的經驗,他分享會的時候光是交代那些故事都來不及了,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描繪他怎麼思考這件事。當然有,但因為那個經驗本身非常豐足,所以沒有影響。
他在詩的語言經營上,也是很迷人的。書裡面有海,異地到底讓你感覺到安全還是危險?有一種不斷地拉鋸的感覺。旅行當然是很危險的,但他不是很教條地告訴你:我流浪就可以得到什麼,也不是勵志式的書寫。書裡面有很多對於所遭遇到的人、陌生的語言的情境,他用另外一種方式把它翻譯成自己的經驗。例如〈每一句話我都記得〉這首,他使用引號來講一些很日常的對話。
我們都很喜歡去談詩裡面關於日常跟非日常之間的對照,可是我覺得他這邊翻轉出來一種很深刻的記憶。他都記得,但他有一個私人的版本。我覺得陳少是一個自覺性很高的創作者,這跟實際經驗緊密結合。在這個作品裡面,你可以說他有寫實,但可能更多的是誠實。他也把自己詩的語言交給海,跟整個題名「只剩下海可以相信」是很密切的。
然後是鄭琬融的《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我覺得以一個非常年輕的作者來說,不曉得是不是她第一部作品集?
哲佑:她有出一本小詩集。
翊航:我第一個感覺是她詩的語言很「離奇」,是驚喜的經驗,那個離奇是分離的「離」。她所要表現的日常生活,其實主題跟小令有點接近,就是人跟日常產生的緊張感。她有一些意象也是分離的,甚至語言上,初看的時候也會覺得她有點破碎、不完整。會去懷疑是不是因為她是年輕的作者,所以詩相對的看起來有一點點鬆散。可是我後來發現不是,她是有意的要讓它形成一個鬆散、不完整的狀態。因為那個不完整,其實是對於秩序的反叛。她說:「不喜歡規則。」我覺得她的詩裡有這個特質,有去破壞日常的規則跟詩語言的規則。
如果光是談詩語言的創造力的話,我覺得鄭琬融的作品是最有創造力、想像力的。她寫過年,大家「滿腹鮮魚生龍」(笑),我好喜歡這個句子。大家都知道過年就吃得腦滿腸肥的,就有「鮮魚生龍」在肚子裡面。她讓她的日常有一種很凄厲的感覺。
在分享會的時候,她說她的詩是:希望可以「把石頭放在河道裡」,讓詩自由流動。可是這個的流動不是隨性的,她不是在製造河流本身,而是把石頭視為一種障礙,產生痕跡。這其實是一個很精采的詩觀,因為她談的是生命的一種障礙,可是也有一種流動。不過語言的控制力還是稍微薄弱一點,但我覺得並不是特別大的瑕疵。
如果談林澄的《臟器外陋》。他很年輕嘛,他對於「詩要做什麼」,對於自己寫詩的目的蠻清晰的。他說他需要「去撫慰曾經受傷過的人、把自己割捨出來」,滿大愛的。可是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把事情編排的太清晰了,反而讓詩裡面原本一些曖昧的東西被削弱了。例如書的章節分類成〈心〉、〈肝〉、〈腸〉、〈胃〉四輯,但詩並不是像去醫院掛號那樣,每個地方都安放在相應的位置,它其實是兼具的。
他的詩裡面我覺得最亮眼的是對規則、標籤的挑釁。他的文字滿有挑釁力的,很有張力,也有一種徘徊不去的、你不知道怎麼去消解的一種歉意。或是分類,或是一種消費使用說明書,或那種喝水覺得就會沒事的男生,這些其實是很有生命力的。
我覺得編輯上他可以再想別的方式,現狀不見得是最符合這些詩的最完美的編排。他詩裡有一句「森羅萬象的悲傷」,我覺得滿接近他要表現的一些特質。
如果是《黃金語》的話,我覺得可能需要一個更有經驗的編輯來為詩集做定位。這本書的想法可能比較單純一點,是把大學時期跟課堂有關的分成一輯,跟醫學有關的分成一輯。以這樣的方式來出版的話,在市場上的力道會比較弱一點。標題的「黃金語」,辨識度也比較弱一點。
台灣有很多醫科背景的詩人,譬如說陳牧宏、鯨向海,不同的醫學背景、知識面會去影響作者對於詩本身的哲思、思辨的路徑、關懷度等等。我覺得他的中醫背景可以讓整個「醫生作家」的大群體,產生一種新的補充,是現在醫科背景出身的寫作者比較少去觸及的。如果可以把中醫題材這個地方更集中,或是他往後創作更有自覺的話,也許會讓整個作品更亮眼。
《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的優點是她的編排或對於文字的思考,給讀者一種參與感跟開放性,不用按照特定順序去讀。作者的藝術家性格非常明顯,在分享會裡面可以看到她正在從事的關於聲音、野地、廢墟、身體的經驗,這些關照其實是滿亮眼的。你也可以感覺到她對身體、生命節奏有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的思考。可是作為一個出版品,應該需要跟她其他的藝術行動一樣,有一個集中的目的性跟作品感,例如說集中談聲音經驗,或直接去談汙穢跟潔淨等等。因為這部作品比較像她創作生涯的一種附註,文字本身相較起來比較不成熟,在出版上會變成一個比較大的弱點。
哲佑:好的,那我也就依照剛才那個編號來談。第一個是《今天也沒有了》這本詩集,我自己是滿喜歡它,而且它是我的前三名。我覺得她的文字非常樸素,但是迷人的點不在文字,而在她的一些靈思、巧思。讀完這本詩集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她個人的人格魅力。其實我在讀任何文學作品的時候,會認為文字表面上的修飾,最終要傳達的就是人格或魅力。她用一些生活的片段、情節、故事,就很輕易的把我們說不出來的,生活裡面的神祕性講出來,我覺得非常厲害。比方說〈電梯〉這首詩說,她在吐痰,吞進去吐出來像電梯。我很驚訝,這到底怎麼想得到?
因為我有看過小令的詩集,我個人覺得這本《今天也沒有了》寫得比她第一本還要好,而且好得程度還不小。初審的時候,我其實完全沒有想到這是小令的作品。我平時沒有持續追她在報章雜誌上的發表,但是我覺得非常的驚喜,而且非常期待她能夠繼續寫下去。尤其是她分享會發表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就是很迷人。
翊航:那個迷人是一種鮮明的創作者的魅力。
哲佑:對,就覺得她好像無時無刻都在散發她的創作。
翊航:她把她的人都當作一種創作。
哲佑:對,我是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大家可以多考慮。
(眾人笑)
翊航:哈哈,好積極。
子華:現在就已經開始拉票了,哈哈。
哲佑:再來是《在伏莽地》,我也很喜歡這本書,這本也是我的前三名。我其實非常同意剛才學長(馬翊航)說的:對於崔舜華這個創作者,她先前有了一些成績,再來看這本書,你可能會覺得前面的成績反而是她的負累。她可能沒有突破得很多,那大家對她就會有一點期待上的落差。但對我來講,我覺得這一本跟她之前的《婀薄神》,或是長詩《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相比,她的語言更自在了。因為我覺得她前兩本詩集的語言,如果說「過頭」的話,會帶給人有點刻意的感覺。她自己在發表會上說過,她會很刻意的去追求一些字詞的碰撞,或自己鑄造一些新的詞或句式。但是我覺得她寫《在伏莽地》的時候狀態非常放鬆,所以會很信任她這次寫的作品,讀起來會更容易進入。可是她也沒有落失掉前兩本詩集帶給人的那種非常尖銳的力道。所以我個人認為,她有自己新的進程。
翊航:你可能在這兩本之間會比較天人交戰。(笑)
哲佑:對。再來是陳少,這本我也非常喜歡。(大家笑)今天就是告白模式。我必須很愧疚的說,我在初審的時候並沒有給他很高分。原因是這本詩集的語言跟前兩本相比,它有些地方是有弱點的,也許是太誠實,有些地方有點像童詩。如果他成功的話,就會覺得他很天機盎然 ,可是如果它沒有打到我的話,就會覺得這首詩很雞肋。
翊航:很什麼?
哲佑:很「雞肋」,有跟沒有是一樣的,甚至有些地方我覺得淪於流水帳。但是聽他分享會發表之後,我又再仔細看一遍,我覺得它每個部分都是拼圖。如果沒有那些比較弱的東西做一個鋪墊的話(後續就沒辦法拼起來)。我覺得他整本書有想過要怎麼編排,要怎麼完成他的起伏,所以我目前還是很信任這本詩集。
尤其是他中間第二輯〈海的文學史〉寫得很好。但我還是有一點點的疑惑是,就像我在分享會上提的問題(編排上如何附註背景故事)。有很多東西當你聽他講故事的時候,你會覺得更感動。但是單看那首詩,他有時有附註有時沒有,我會覺得:到底為什麼呢?我想知道更多。這是我讀他的一些心得,但我還是很支持他。
相較於前三本詩集,後面的我就沒那麼支持了。(眾人笑不停)
翊航:你表達得好清楚。
子華:你就直接評分了。
翊航:我都不知道我剛剛在中性什麼。(笑)
哲佑:我是不是講太多,我超過時間了嗎?
翊航:沒有沒有。
子弘:第四個,鄭琬融。
哲佑:鄭琬融在某些詩句的創造力很強,但是以整首詩的營造來說,還是有很破碎的感覺。當然她有可能是故意營造的破碎,但是我很難分別這到底是技術上失誤還是刻意營造的,她沒有辦法說服我。比方說夏宇的某些詩,我可以看得出來她是先有(詩作)、再拆散。但這個(指鄭的作品)我看不出來,所以我會很難給她一個很公正的評斷。而且我覺得也許這本詩集她放了兩三年後自己再看,有些詩可能會大幅改寫。對於這樣的作品,我抱持著一點懷疑的態度。
雖然大家有可能會說,這是一個鼓勵新秀、鼓勵新人的計畫,但因為我還是秉持著「選出我心目中最好的書」的心態,所以這本詩集我暫時不會給她比較好的名次。
再來是《臟器外陋》。作者是有意識的、有結構性的去營造整本詩集,我覺得這是它比《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還要好一點的地方。但它比較弱的一點,就是沒有幽靈這本書的神秘性。我覺得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度不夠,應該可以想得再深入一點。像很多短詩都可以再做更多發展,但他停在那裏。那也許是因為作者還很年輕或怎麼樣,我也不確定,比較可惜的就是題材以及思想的部分,沒有前幾本書那麼的深刻。
再來是《黃金語》,我也非常同意這個書名沒有很好,如果要出版的話可以再做修改。題材部分,我覺得中醫或是〈白蛇〉、〈后羿〉這些篇章,大部分時候我覺得寫得沒有那麼成功。那當然他是有創新的題材,但我覺得他寫〈新近紀〉、〈白堊紀〉的那部分才是比較成熟的詩作。我甚至覺得這本的缺點比《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跟《臟器外陋》還要多,尤其在聽分享會的時候,我會覺得他還是一個很天真很可愛的人。如果他能夠把〈遠古紀事〉章節的筆法拿來繼續擴展,重新處理他的中醫、中國傳說的詩作,我覺得他還是可以期待的。
然後這本《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當初在分享會的時候,我就有提到說:我覺得這本書像是她的藝術生命的附註。這本書很像是我們去參觀某個藝術家的展覽時,展區販賣的紀念冊,並不是一個很完整獨立的、文學藝術性的作品。而且如果你仔細去看她的文字和詩,可以發現她其實也沒有要做這樣的嘗試,她真的就只是把自己的生命日記留起來出版。對於用一個「文學補助」來補助這本書,我會有些疑慮。好的,大概就是如此。
千惠:接下請子華。
子華:我是做出版的,這個計畫最終也是要補助出版。因為我出版的詩集比較少,所以我通常在看詩集時,會先用一個讀者的角度觀看,然後才去看文字內容以及表達的意象和詩的節奏,最後再考慮它適不適合出版。出版的部分我也會假想:這本詩集如果出版之後我要用什甚麼樣的方式包裝它?如何往外推介給讀者?讓更多人讀得懂等等。所以我是用這幾個面向來看:包括它的主題、內容怎麼表現,文字還有語言素質,或是和讀者之間的共鳴以及出版的部分。我是分這幾塊來看作品,那我也照順序來說好了。
第一個是小令《今天也沒有了》。我覺得她的詩很生活化,直白到幾近透明潔淨的感覺。她在分享會上有說到書寫的情況,讓我感覺那是一個沒有雜質的、沒有外界干擾的狀態。我還蠻喜歡她呈現出來的文字跟內容,非常有力量。她像是掏心掏肺地把自己靈魂裡的東西與當下狀況都寫出來,文字非常簡單、乾淨,會發現她想要呈現的是一個比較赤裸又犀利的狀態。所以讀起來的時候,我會覺得她的作品很輕盈、很自在、很容易有共鳴。雖然她有說分享會簡報裡那些圖片可能不會再出現,可是我覺得那些圖讓她在呈現文字時更有力量。所以我很建議她,以後就算不放在出版的書裡頭,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呈現,應該是很不錯的。
那第二本是崔舜華的《在伏莽地》。我覺得舜華她的影像感很成熟,但這本的文字和她之前的創作相比,這次文字的力量感覺是比較凝鍊、靈動,很純粹、很有意境。它的影像感非常強,有點像是畫作的三聯畫或五聯畫。她這次寫的是長詩,但節奏抓得很好,所以在閱讀的過程裡,你會覺得文字的氣、韻或者說是影像,整體流動性很強,很流暢。我還蠻喜歡她這部作品。
另外,《在伏莽地》跟《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它們有些相近的意象,譬如說:雲、松等等的意象表達。可是《在伏莽地》中意象的表達比較能夠抓住感覺跟脈絡,比如:雪地、冰冷、枯枝等等,是詩人對孤獨、生命、靈魂的吶喊,我蠻喜歡這個部分。不過因為舜華之前出過幾本作品,所以其實我不知道這樣對她公不公平,在看的時候我會有跟你(指馬翊航)一樣的感覺。
翊航:會希望有突破感。
子華:對,會希望有突破感。
那第三本是陳少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一看到的時候就覺得蠻有趣的,蠻喜歡他用詩這個體裁,去書寫兩個島嶼國家、海洋國家的關係或對照。他作為一個外地人Outsider進入這兩個海洋民族裡,我覺得他觀察的還蠻仔細的。只是他的語句,還有他在報告時所說的,他好像對異地一些文化,還是有點不太自信,不夠了解。但他的文字質樸,譜寫出一篇篇海洋民族飽滿強韌的生命之歌。
書裡我最喜歡〈海的文學史〉那一輯,譬如說像是「文明和年歲是誰先老了/山終於是山,海終於是海/和這片雲一樣,和那陣風一樣/擁有母親當初以脈搏在子宮內揉揉你的那種感覺」這個段落。因為我們同是海島之國,他在寫的感覺是很溫柔的,有種「海浪在輕拍島嶼的背脊」那樣的感覺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溫度、溫暖,所以陳少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我覺得還挺不錯的。
上次報告中,他有提到屆時出版想要用照片的這部分,其實我覺得不附照片會更好。(笑) 因為我覺得有點干擾,當然他可能還有更多其它的照片可供選擇,只是我覺得就目前看到的畫面不是挺好的,跟他的文字好像有一點……。
子華:對,純粹就文字來看的話,以他展現出來的飽滿的生命跟文化的密度而言,讀他的詩會對這兩座島嶼充滿期待。
第四個是《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我覺得這本有點像是囈語或是個人獨白的感覺,也覺得她的詩有一點破碎。不過蠻有趣的是,她在詩的寫作方面有一些挑戰,可能是像你說的「反叛」吧。但對我來講,讀她的作品常常會卡住,我好像進不去他的情緒狀態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點破碎或怎麼樣,我讀她的詩覺得沒有流暢感。
那第五個是《臟器外陋》,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不太曉得他為什麼做這樣的章節分類?為什麼這些詩要放在這個臟器分類中?但後來聽他分享會說明了之後,我覺得如果把原本整個章節打散重新再看的話,就會挺不錯的。他的詩集有很青春、青澀的感覺,可能跟他的年紀有關。但如果之後要出版的話,我建議他重新找一個編輯再討論每一首詩。只是照〈心〉、〈肝〉、〈肺〉、〈胃〉這樣很表象的層次去分類詩作,我覺得會有點對不起他自己的創作。
然後第六個是《黃金語》,作者自己也說了,這本書其實就是依照創作的時序編排。對我來講,他除了中醫的主題比較特別之外,〈神話〉跟〈遠古紀事〉這兩個章節也是我比較喜歡,也是他所有作品裡頭文字力量比較好的部分。我覺得他寫中醫的部分,呼應到了他對灼熱的生命、宇宙原生的力量的追尋與探究。所以如果要出版,除了〈遠古紀事〉跟〈神話〉,應該再加上他之後想寫的主題「二十四節氣」,這樣獨特性的主題和內容會更吸引我。當然,他需要更多的寫作去磨練自己,包括如果要製作一本書的話,他要重新好好構思。
那第七個是《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她的作品比較像是她的生命日記,她的書寫像是她對生命歷程裡的告解,書寫的過程像是一趟重塑記憶、重新朔源的旅程。她分享很多親歷接觸的關於劇場、音樂,非常多跨界的部分。對它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很像純真博物館(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裡的「菸頭之牆」,她在生命重要時刻的紀錄。也可以如剛剛哲佑說的,這本書其實比較像是她「藝術生命的附註」。
但其實以出版角度來看,我覺得文字有時是需要跨界的東西調和,增加吸引力。因為我自己在做書籍行銷的時候,我希望有跨界的牽引,讓讀者有另外一個方式跟形式,去了解作者文字內容所要表達的東西。這本作品,單就文字來講,她火候還是有待加強,可就內容形式跟音樂、劇場跨界媒合的部分,我覺得是有加分的。
另外,我覺得這本書好像還少點什麼,感覺在一個主題書寫之下是沒有完成的狀態。
千惠:我補充一下這位創作者有說,自己在書籍企畫上會另外合作出一個同名的音樂專輯,但因為它是音樂作品,不是文字評審的部分(因本次計畫以文字為主,因此無法附上一同競賽)。但在企畫上是有說會做跨界的出版品。
子華:不過我覺得畢竟還是以文字作為評審重點。
千惠:對,沒錯。
子華:所以就算她有編排或在報告上有其他關於出版的想像等等的,我會列入考慮,但不會作為評審主要的考量。
子弘:好,請下一位。
柄富:我最近聽詩人喵球講說,最近詩壇的流行好像越來越不是看作品本身,而是變成賣「人物設定」的感覺。就是作者表現的個性越迷人,可能不是在作品上,比方說那種「被辜負者」的感覺或是「厭世者」的心情。不管詩人講這個事有沒有價值判斷,就是人物設定好像變成市場喜歡吃的東西。那我讀這些作品就是分題材、架構跟作品本身。我覺得題材就是第一個看到標題的感覺,這七個作品裡面關於「異地」的東西可能對我就比較吸眼球、有加分到。
眾人:沒有沒有。
翊航:她當天說不會改,那只是她當天分享會的標題而已,我後來有跟她確認。
柄富:喔,好。我感覺她比較是在寫生活的東西,雖然她的書籍大綱比較模糊。她說她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寫的東西是比較耐讀的,我覺得她的作品有做到這一點。在分享會上她放的圖片,配上讀她的詩,我覺得也蠻有感覺。不過她說圖片不會放在作品裡面出版,我覺得蠻可惜的。如果她要出版的話,我覺得可以再試著說服她。
她有寫到一些比較現代的題材,像〈螢幕一直都亮著〉 跟〈臉孔充滿通電的洞〉就是比較具有現代性的詩。她寫「先生像看電視般盯著」,到後來先生也變成是一個被觀看的客體。她的這些反思,我覺得還滿不錯的。她也是有人格的魅力,滿迷人的。
第二個就是《在伏莽地》,當初在看的時候還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但讀到第一篇就感覺這是大師手筆,所以就覺得很安心,跟著情緒一直走下去。當分享會上崔舜華老師說這是她去佛蒙特的經歷,我才懂「伏莽地」的意思就是地名佛蒙特(Vermont)翻譯的另一個名字。
崔舜華老師用長詩的形式寫一個異地的經驗,她是個很有個性的創作者,詩裡面也流露出一種神祕的感覺。寫長詩通常會有一些缺點,之前覺得會不會看到後面就覺得很「𤺪」(台語:厭煩、疲倦)。可是她的長詩能維持一致的氛圍,但是她意象的異質性又可以讓讀者感到前進。比如說「雪」,她雖然一直提到雪,可是她的雪又一直好像有成為不同的「能指」、「所指」的感覺,就是很迷人。
她跟下一個陳少《只剩下海可以相信》,雖然兩個都是在寫異地,但我覺得他們是很極端的對比。異地的氛圍會讓人感覺到不安跟危險,像是剛剛翊航老師說:「《在伏莽地》有種犯罪的感覺。」我覺得這兩件作品都是有危險的感覺,不過崔舜華老師的《在伏莽地》會讓我感覺她是在犯罪裡的「犯人」,有犯人那種我要冒險作一些壞事的神祕感。陳少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就比較像是「被害者」。(大家笑)
千惠:為什麼?
柄富:因為他的不安就比較是被動的。
翊航:就是他提到自己受到自然的一些挑戰,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笑)
柄富:對,然後崔舜華感覺就比較是在駕馭這些東西。
再來是陳少。有時候我們讀一些詩人的詩會有矯揉造作的感覺,可是陳少不會這樣。大家說他很誠實,但我覺得是誠懇,所以讀起來很舒服。讀者會很敞開心胸去讀他的詩,會感覺到他的那種童詩感。我覺得像童詩的這個部分不是個缺點,我讀的時候也真的把自己當作個小孩,投入進去,讀起來也是蠻感動的。我覺得這是他的詩集跟其他作品相比更為突出的地方,就是很誠懇、很舒服。
然後他PPT上面的圖片,我也是覺得不要放比較好。因為雖然讀他這本感覺是很誠懇,可是圖片就是「誠懇的中年感」。(大家笑)
千惠:什麼感覺?
翊航:你說的是有點老派是嗎?
柄富:對對,有點老派的感覺。
翊航:因為他人比較「古意」(台語:老實、厚道)嘛,不做矯飾。
柄富:但我還是給陳少比較高分這樣。
再來是鄭琬融《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這本我讀起來感覺也是比較破碎,像是在描述一種不確定性。她有一首詩〈我們無法從遠方靠近〉,一般我們看遠方,都是從這裡要看遠方,但是遠方很遠。可是她以一個從遠方來的角度去寫,她寫「我們無法從遠方靠近/抵達後 那就不叫做遠方/你派人來確定我/繼續阻擾感覺的發生」。我覺得她在感受這個世界、感受遠方的時候,她感覺自己就是某種遠方,「自己與幽靈共處一室」的感覺,有種不確定性。我覺得也是很迷人,但就是很破碎,好像還可以更加工的感覺。
然後下一個是林澄的《臟器外陋》,書的章節是分成四輯。他有把分輯的意義都寫出來,他說「心代表無法用罄的愛;肝代表無聲的痛苦;肺代表暫時換氣代謝生活;胃則代表消化世界的嘲笑」。但我覺得讀了之後,詩在這個分輯裡的重疊性挺高的,好像這首詩放在〈心〉、〈肝〉、〈胃〉或〈肺〉都說得過去。他在分輯的處理上好像比較一致,雖然好像要寫他的身體,但感覺書寫並沒有很深入。不像崔舜華在寫身體跟環境之間,具有隱密感跟神秘感。這可能是因為他很年輕,不過我也很年輕啦。(大家笑)
另外是他有段寫「混沌的年末/看什麼都很傷/我們得原諒青海/海在山的前方/我不能輕易向前/這是我自私的漫長/我們得原諒冷月/抑鬱是它的本能/人也是畏寒的物種」。我會感覺他要說的東西都是很跳躍的,中間邏輯也比較少一點。中間雖然也會有比較出彩的句子,但就是會比較單獨,一首詩並不是個很整合過的氛圍,我會覺得比較沒有辦法把我拉進去(情境中)。我對這個會比較有考慮這樣。
下一本是《黃金語》,我感覺它比較平淡一些,但他會在詩裡融入一些比較知性的東西。分享會時,我們問他(關於專業知識入詩),聽回答也感覺他是有點固執的人。他的寫作觀是:我就是要這樣寫,把一些比較專業的東西放在詩裡,你們感受不到的話也沒關係。(大家笑)
翊航:這麼有個性?
子華:他大概是這個意思。
柄富:也不是說這麼有個性,就是《黃金語》真的就是比較普通的書名,我(一般的讀者)可能比較沒辦法有那麼多耐心去看「你有什麼個性?」這樣。
然後最後一本是詹恩的《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我覺得它是一個比較跨界的、紛雜的作品。她的書籍大綱寫:這是從手寫時代到網路時代的夾縫間的寫作,紀錄下那樣的心路歷程。書的標題是一個電子郵件的形式,我覺得這還蠻創新,感覺她想要做的事情蠻大的,但是看起來有點像單純的紀錄。像剛才老師們說的,她自己也有說,這本有點像她創作生涯的附註。
她流露出很強大的藝術家的性格,感覺它是很適合出現在獨立書店的那種小作,大家看了也會覺得蠻有意思。但是如果要出版的話,感覺會有點隔閡,讀者比較進不去(她的世界)。大概就到這邊。
千惠:那下一位請君皓。
君皓:好,那就從《今天也沒有了》開始。這本書我覺得很完整,作者意識也很強。她對細微處的觀察,像是生活的裂縫之類的地方寫得很好。整本書有很強烈的不安跟焦慮感,像是透過一個有色差的眼鏡或是扭曲的透鏡去看她周圍的生活。她也有很強的渲染力,但文字很樸實。書中有很大比例的句子,都是一個主詞,像你我他,再加一個動詞和一個受詞,簡單的句型。雖然是簡單的譬喻句,但是我能感覺到她是非常純粹的想要把她的創作呈現出來。小令有說她是在一個月內非常密集的創作出這部作品,但我覺得作品的完整度很高,所以我也蠻喜歡這部作品的。
然後是《在伏莽地》,我在讀這本的時候就覺得很舒服,一看就是技巧很好的詩人寫的作品。我覺得她對意象的掌握很精準而且很華麗,讓讀者有很強烈的感官體驗。她很刻意的重複利用某些符號,例如雪、雨水、香菸、咖啡等等,有時候會運用螺旋式地重複,建築出這座城市的場景。整本書也具有非常強烈的空間感,有點像是奇士勞斯基的電影裡,三色裡面的《白色情迷》,那種雪國的場景,烏鴉從整個雪白的地方整片飛出來的感覺。很冷靜、很蒼涼,跟她《在伏莽地》下的這個標題很契合,所以我也很喜歡這部作品。
然後《只剩下海可以相信》,這本是我初審時給的第一名,整本書的編制非常完整。如果你單篇散讀的話,沒辦法擁有很完整的閱讀體驗。你必須要以整本書的方式來讀它,不然的話你沒辦法理解整本書的架構跟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在這個贊助案裡,我投給它第一名很大部分是這個原因。
剛剛很多講評老師說他用了很淺白的語言、很像童詩,可是我覺得作者應該自己也有意識到這一點,可是他並沒有想要刻意去加深文字深度。因為作者來到這個對他而言非常神秘的島嶼國家,自己也有點無所適從,可能就像個小孩子剛到一個異地的感覺。所以他可能也是故意選用這種比較簡單的語言,可是他也並沒有讓詩流於淺白,還是具有非常濃厚的詩意。而詩意的來源,是源於整座島嶼,對他來講就是充滿魔幻感的地方。
像我有一首很喜歡的詩是〈入冬〉,他說:三千年了,「火山就快甦醒/我該拿什麼去獻祭」、「在那片樹林/呼喊數不清的小名」,而他問:「冬天/是什麼樣的感覺?」這段就有點像是《百年孤寂》的一開頭說:冰塊跟冬天對於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講是有非常強烈的魔幻感。而他一個人來到異地,這個異地的人問他說:「冬天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他也回答不出來。
而陳少的回答是「在茫茫之中對待自己」,這表示說:不論他是走到何處,他身上仍舊背著自己的包袱。他背著自己生命的歷史,可能背著台灣的歷史、東亞的歷史,笨重地走在這個島嶼國家裡。他知道自己最後仍舊要回到,自己稱呼是「返回季節編織的繭」,也就是台灣,這個地方。然後他回來的時候,帶回這本詩集,我覺得就某些意義層面上來說,是比技術更重大的事情,所以我給他很高的分數。
再來是《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我覺得作者在這本書裡有很多表現很好的單篇,像是〈越來越少的人住著越來越少的房子〉描述一個高齡的漁村。金黃色的夕陽灑下來,雖然漁村是這樣的凋敝,但有很美的感覺,我覺得很好。
但是有些技巧比較破碎,我不知道為什麼作者用了很大量的數字,像是「原地轉六千七百圈的木馬」、〈第五十七次想遠而行〉、一個節、一年、一次等等。我不知道她是否為了要製造節奏或聲響的關係,還是裡面有甚麼樣的隱喻?我不能確定。但是我覺得大概每三四篇就用到一次數字,這個技巧對我來講會有點多。然後有一些詩感覺整體控制得沒有很好,像是〈我有說過我討厭水龍頭沒關緊嗎〉、〈動物園裡的動物都有憂鬱症〉,整首詩的架構我讀起來是有點破碎的。感覺她讓它流出去,但沒有收回來。
再來是《臟器外陋》,我欣賞的部分是它具有一種爆發性的衝動。一口氣想把所有東西都講出來,可是有時候感覺會有點收不回來。它命題的方式有些很長的句子,像是〈無心之人只好流汗,有心之人只好流血〉、〈喜歡不是一件很廉價的事,只是連鎖而已〉。感覺他有點想用很聳動式的方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可是我讀完之後感覺它是越來越散的,感覺他的詩整個散出去,跟標題沒甚麼關係,然後越來越分心,讀完後覺得自己有點迷路。
中間也穿插了一些極短詩。例如有一首很短很短,它只有一行「春困秋乏夏無力,冬日喜歡你」,還有一首詩是〈愛的演化論〉。但它變成有點文宣式的、標語性的,一下子跳到你面前的感覺,可是我沒有很喜歡,有點淺白、太直接。
然後是《黃金語》。我喜歡這本詩集的脈絡,他很慎重地在斟酌每一個字,句子跟句子之間也很巧妙的彼此支持。他感情的流動也不是很張揚的,像是不失重地慢慢按在紙上的感覺。
但有個比較困擾我的地方是知識體系太龐大了,他毫無猶豫地直接使用在詩裡面。像是〈遠古紀事〉章節裡的一首詩〈前寒武紀〉寫「希望有一天/我能不再追尋/像遠古的細菌/找到自己的葉綠體/從此毋須他求/自營自給」。我就找了很久的資料,找有關葉綠體跟前寒武紀的資料。他是說,遠古時某一個細胞吞噬了一個叫「氫細菌」的東西,然後氫細菌演化成葉綠體,那個細胞演化成植物,所以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可是動物細胞就沒有做這件事情,所以人類是異營生物(指不能直接以無機物或有機物,必須攝取現成的養分來維持生存機能的生物)。所以他用「找到」這個詞是非常非常精確的,這個動詞擺在這就剛好嵌起來了。可是每一首詩都要查這麼多資料的話,我覺得有一點絆手絆腳的。(大家笑)
可是我還是蠻喜歡他寫的作品,因為他下每一個字都很用心,這是我覺得值得尊敬的地方。
最後是《Re:是混合的 05:11(六小時前)》,這本書我一開始給很高的分數。
其實我的生命經驗沒有辦法讓我完全讀懂這本書在講什麼,可是我可以感覺到作者有一種很純粹的生命力。後來經過分享會之後,我發現那個生命力(是她的生命歷程),感覺作者是比較被動的,像是被這本書邀請來寫。可能她寫這本書經過很長的時間,作者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轉變,所以導致這本書看起來像是很很多個某些地方類似又某些地方不同的人,一起寫的一本書。
這本書看起來好像有點隨興,但其實它討論的層面是很廣的。她討論得很刁鑽,特別是人際關係、人倫,還有一些寫到她自己嫉妒、偽善或是狂喜,或是關於她自己的生命塌陷。所以這本書是她思考過很久之後才寫的。
雖然她在文字方面、詩的表現上不是特別成熟,可是我覺得這本書有某種意義是:她可能紀錄了在這座城市裡面,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的某一段生命。所以如果我在某間書店遇到這本書的話,我會願意花兩個小時來讀它。她有某種有別於其他作品的價值,所以我一開始給它很高的分數。大概是這樣。
千惠:那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
(中場休息10分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